
年届40,如果你正在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你应该积极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跨界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技能;如果实在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就应该果敢转换,因为「有兴趣,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没有兴趣,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柯林顿(Bill Clinton)46岁时,获选成为美国史上第三年轻的总统;奇异(GE)执行长依梅特(Jeff Immelt)45岁时,接下传奇CEO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的棒子。
大多数人在40岁时,虽然不见得能够达到他们的成就,但是在职场上也已经独当一面,并身兼两种身分:是主管,也是部属,要向上沟通,还要领导团队,不啻是组织内压力最大的一群人。
40 岁时,如果你是三明治主管,上有主管下有部属…
「把压力当成学习成长的动力,心态就会不一样。」韬睿惠悦企管顧问(Towers Watson)人才与奖筹顾问咨询总经理魏美蓉认为「压力=负债/ 能力」,如果负债1000万,还款能力只有100万,压力指数就高达10;若还款能力有2000万,压力就只有0.5。所以,减轻压力的源头,在于提升能力。
从组织观点来看,一位40岁的中阶主管,应该具备哪些能力?魏美蓉分析,组织通常期待这群人能透过「领导他人」来做出贡献,偏偏许多从基层升上来的中阶主管,习惯透过个人「专业能力」来贡献,结果自己做得很累,部属也没进步,不仅团队陷入停滞,自己也因无暇发展领导能力而无法升迁,沦为「万年科长」。
「主管要往上想,不要往下做。」魏美蓉建议,中阶主管应效法高阶主管,透过制订策略来引导团队,即使职位没变动,能力也会提升,毕竟「主管的思维有多高,团队的表现就有多高。」
只是,「思考」要怎么学?魏美蓉指出, 经理人的学习有两种:专业的精进称为「术」,智慧的累积称为「道」。 25~35岁间,工作者都在努力地学习「术」,到了40岁左右,则该学习「道」,因为高超的专业不等同于成熟的智慧,而要带领团队达成目标,需要经验智慧远胜过专业技术。
要避免这种对专业领域过于熟悉、思考受限而不自觉的困境,40岁主管可以透过与工作无关的活动来学习,例如做志工、上心灵成长课程、阅读与专业无关的书籍,拓展生活经验等。如果考虑重回学校进修,选择文史哲学类课程,刺激思考的效果可能还胜过EMBA。
40 岁时,如果你不想接主管职,选择了专业职…
如果你并非主管,而是专业职,例如律师、会计师、资深工程师等,则可以试着学习另一门专业。
「企业的本质是合作,不是分工。」魏美蓉认为,不同专业的工作者应该互相合作,但组织过度强调专业的结果,反而形成「专业山头」。
她观察,许多专业职人有了一定的资历和地位后,会开始产生「别人的专业不是专业,只有我的专业才是专业」的非理性想法,让同事和伙伴感觉不受尊重,成为沟通时最大的阻碍。
比如说,许多理工背景的人,会认为学社会科学的人「很政治」,想法中有许多灰色地带;反之,社会科学背景的人则认为理工人「很顽固」,眼中只有「0」与「1」,没有中间值。殊不知,这只是背景差异造成的成见。如果能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想法的来源背景,不同专业之间才有合作的空间。
40岁时,如果你缺乏热情,发现工作不适合⋯
跨入中年后,还有一个很常见的职场压力的来源,就是对工作欠缺热情。
魏美蓉发现,许多人选择职业的首要考量是社会主流价值,而非自己的兴趣与热情。但环境不断改变,20年后那个职业最有前景,没人敢预测。
过去三十年,医师、律师曾是台湾最热门的职业,后来光环又转换到「科技新贵」,再来却是公务员被认为最有保障。
因此,魏美蓉强烈主张,发现工作不适合时,一定要忠于自己,勇于尝试、果敢转换,「快乐工作的关键,在于找到兴趣、发挥潜能。」她认为,我们每天工作至少8小时,面对没有热情的工作,或许硬撑得了一时,绝对无法勉强20年,最终难免因为无法发挥潜力,导致表现平庸,使工作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有兴趣,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没有兴趣,能力也发挥不出来。」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不满、却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魏美蓉建议,可以多接触心灵成长的资讯,透过阅读、独处思考,像剥洋葱般,一层层循着心底的声音,往需求核心里去。
因为, 潜力就像一座冰山,看得见的只有4%;深入认识自己后,就有机会看清海平面下那96%的面貌。比如说,有些人口才很好,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对于与人接触充满热情,所以沟通技巧日益精进。
「有钱,通常不会是因为选对了职业,而是因为专注地做有兴趣的事。」魏美蓉认为,这样得来的「富有」才踏实,不只是物质上的回报,更有心灵上的满足。透过兴趣引导出能力,工作,就不再是压力了!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如你处于忙累的状态,是因为你承担了本该是你下属的工作。因为你觉得他们没办法办好,你只能自己做,越是这样,下属就越不能把工作做好,你就越忙,越累!
要跳出这一循环,最好的办法是将教练技术引进你的管理工作。
>了解课程 <
世界在你眼前,EMR在您身边。
你好,我好,世界好!
在线询问了解更多? →
> 即时 Whatsapp 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