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身体心灵分裂形态,可以帮助你初步了解身体外形如何反应内在的心理状态。这几种主要的身体心灵分裂类型包括:左/右分裂、上/下分裂、前/后分裂、头部/身体分裂,以及躯干/四肢分裂。

首先,如果你先花几分钟探索一下自己的身体心灵的整体形态,最好是裸体站在落地镜前,清楚看到自己整个身体的外形。当你审视自己的身体时,尽量不要评断,别告诉自己哪里需要改善(例如必须节食或运动),也不要去找是什么造成身体这样的姿态(例如年老或疾病)。

只要客观地看着自己就好,体会一下身体每个部位的形态。请特别注意身体左侧和右侧的关系,是不是有一侧比较发达、有力,有一侧看起来比另一侧更健康?接着比较一下身体的上下两半。

上下比例适当吗?或者上半身(或下半身)看起来比较庞大、比较重?看看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比较强壮、哪些部位比较虚弱。

左/右分裂

人体的左半身和右半身看起来虽然极为相似,却往往代表着个性与人格的不同层面。

我们必须记住一个事实:左半脑负责身体右半边大部分的运动及感觉功能,右半脑则控制身体的左半边。左半脑主要负责分析、逻辑思考,尤其在语言和数学功能上占有优势;而右半脑主要负责确定空间方位、艺术活动、手工艺、身体形象、辨认脸孔等等。相对地,身体心灵的右半侧通常被认定是“阳刚的”,与逻辑、理性思考有关,呈现出果决、进取、专横等个性特质——以中国人的宇宙哲学观来说就是“阳”,亦即创造的力量。

身体心灵的左半侧则与个性上的阴柔面有关,例如感性、被动性、创造性思考和整体性表达,它代表着“阴”,亦即包容的力量。想看出左/右侧的差异,就是观察一个人在表达自我时的举动,比如当一个人释放情绪、彻底发泄时左/右侧的偏好表现得最为明显。我们可以在许多状况下看出身体心灵左/右分裂,例如:肌肉和组织的形状,我们移动和运用身体各部位的方式、沟通及表达我们的态度与情绪的身体方式等。

在我们把身体心灵细分为不同部位加以讨论时,这种二分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找出身体心灵的障碍与性格特点。

以我们的双手为例,双手是用来伸出去与外界接触的,左手大都以被动、接受的方式伸出去,而右手则大都以主动、积极的方式伸出去。

上/下分裂

这种分裂类型反映在身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在很多人身上比左右分裂更为明显、夸张。以功能而言,身体心灵的下半部是我们与大地接触的部位。它与稳定、移动、平衡、支持和固定有关,也负责让我们以舒服的状态站在地面上。至于身体心灵的上半部则与视觉、听觉、说话、思考、表达、抚摸、打击、持物、沟通及呼吸有关。

从社会心理方面来说,下半部涉及隐私、支撑、反省、舒适、稳定情绪、依赖和动作。上半部则负责与社交、对外表达、人际沟通、操作物体、自我肯定、发出声音以及采取行动。想了解身体心灵是否有上下分裂的情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观察全身重量如何分布。

当我们从这个角度观察身体心灵时,观察的是自己的身材比例,而不应与他人比较——例如将自己的上半部和他人的上半部相比。每一个人都应该体会自己的“完整性”,因为它就是由这个完整的身体心灵中发展出独特的人格。

人体的上半部与下半部比例可呈现几种不同的分配。

上下比例相差很大的人最容易观察出来。例如:有的人臀部以下又大又重,腰部以上却很狭小;或者腰部以上过分发达而臀部以下狭窄收缩。如果一个人下半身比例较大,这表示他应该比较稳定、舒适、脚踏实地,也享有生活的隐私。从某方面来说,他把这些个性及身体的这些部位都“填满了”。这种人不止依赖这些稳定的力量来寻求支持与认同,他们通常也会发展出能够继续维持这种状态及关系的生活形态。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人身体心灵的上半部则呈现收缩、未充分发育情形。在这种身体心灵分裂类型里,体重的分配与注意力的分配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如果下半身比较重,他应该比较注重下半身所代表的个性特点。这种人的内在隐私层面过于发达而抑制了表达功能,因此他可能很不习惯对外表达自我,而觉得向内表达比较自在。他的情绪无法经由双手、胸部、心脏、嘴巴、下颚、眼睛等自然管道宣泄,于是就在内部横冲直撞,直到转变为自在、适当的自我表达方式为止。这种人通常可以归类为“情感派”或“静态”的人,而不是“行动派”或“动态”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上半身很大,下半身很小,情形又如何呢?我们都碰过这种人,胸部发达,两腿细瘦,臀部紧缩。他积极进取、活泼外向,表达和社交能力都很不错,可是细瘦的双腿和臀部显示他缺乏足够的情感稳定与自我支持,结果他需要背部、胸部、头部,也就是主动、进取的层面来帮助他“站稳根基”,以弥补双腿和情感根基的脆弱。这种人大概喜欢到处活动而不爱待在家里,比较倾向采取行动而不静静等待。

我们必须记住:没有所谓“正确的”身体心灵结构。

有些人上半部宽大,下半部狭小;有些人下半部发达,上半部收敛;有些人则上下均衡发展。有些人老是在受伤,有些人一辈子健健康康、毫发无损。每个人的身体反映出他独特的存在方式。因此,无论你呈现什么样的外形,最重要的是你必须体会:你的身体心灵有许多不同的元素组合而成,其中有些心灵特性与偏好便反映在上下两半和左右两半的结构与功能上。

前/后分裂

第三种身体心灵的分裂类型就是前后分裂。不同的情绪和心理态度似乎由前面和后面自然产生。我们的前半面反应出社会性的自我,也就是意识得到的自我。那是一个人蓄意呈现在别人面前的自我,通常也是本身认定的“我”。这是最常见的一面、穿衣服所根据的一面、关系最密切的一面——“前”面。这个半面主要负责我们意识得到的自我层面和日常生活中的主动反应:悲伤、快乐、渴望、照顾、关爱、沟通、欲求,这些都是促成身体心灵前半面不断活动、发展的情绪要素。而身体心灵的后半面反映出隐秘、不自觉的自我。

我们常把自己不想面对或不想让别人看见的层面储藏,结果,我们真的就把这些态度和感受抛到“后面”去了。许多自己不想要的情绪,尤其是所谓的“负面”情绪,都储存、藏匿在身体心灵的后半面——沿着脊椎和双腿后侧。简单说明一项事实:当我们产生自己不愿承认或表达的情绪时,它们不会因此就销声匿迹。我们常以为自己可以马上重新安排每件事情,所以一旦生活上发生了令人不悦的事,我们就一厢情愿地相信自己可以赶走这件事,或使它消失。

头部/身体分裂

下一个身心分裂类型就是大家都看得出来的头部与身体分裂。这种分裂通常是最显著的,对整个人体的损害性也最大。首先,头部与脸部代表着我们最具社会性的层面,构成了我们面对外在世界的面具。身体其他部位通常都穿着衣服,而头部和脸部则袒露在外,比较常直接接触外界、进行沟通。

颈部以下更隐秘,而大多数人也比较注意头部,会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脸部和脑袋里的想法,而较容易忽略身体心灵的其他部位。除此之外,西方人认为头部是心智、思考、理性所在的位置,身体则是和情绪性、动物性、较不具创造性的层面有关。因此我们不难从头部与身体的相互关系看出身体/心灵、思想/情感,以及理智/直觉的明显分裂。

躯干/四肢分裂

最后一项主要的身体心灵分裂类型就是躯干/四肢分裂。这种分裂较不容易察觉出来。躯干可说是自我的“核心”,它所对应的层面包括自我满足、自我反映、自我保护等。我们的四肢是身体由中心向外伸出的部分,负责执行移动、采取行动、对外接触、操作、沟通等功能。一般而言,躯干对应我们的“存在状态”,而四肢则对应我们的“所作所为”。

躯干/四肢分裂的类型有两种最明显的例子:手脚软弱无力而躯干饱满发达;或手脚强而有力,躯干却很脆弱。前者代表此人充满了感受与热情,但无法适当表达或以行动展现这些感受。在此情况下,他往往觉得自己像“被装在瓶子里”那样受到压抑,例如很多有偏头痛的人都呈现这种状况。

反过来看第二种情形,躯干瘦小而四肢过分发达的人可能比较接近“行动派”。这些人很难接触到自己的核心,因为他们忙着发挥手脚所负责的功能,而无暇顾及其他。

最后,请你站在全身镜前面再一次仔细观察自己。当你看着自己的时候,仔细回想这五种身体心灵分裂类型。看看你的身体心灵是否呈现不平衡的比例,这些比例是否符合你个性及生活上的偏好与习惯。当你以这种观点观察自己的时候,不要把身体心灵尚未发展的部位看成缺点,应该把它们视为还没用到的部位,有待你进一步地探索与开发。

课程推荐

动中觉察预见自己。 🧘‍♀️

你有没有遇过,
你就是不说话,保持沉默,
你的身体都一直在为你发声?

身体痛吗?痛对吗?

在引导师的引导下,
我们可以学习用心倾听身体所传达的讯息,
厘清自己的真实感受,细心观察并调整。

透过呼吸、动作、思维、感受等练习,
与身体展开对话,提升觉察能力,
卸掉不必要的力,重新找回内心的平衡。

透过动中觉察感受自己的身体
即使最微小的动作也蕴含着情绪的波动,
它诉说着难以言喻、甚至你未曾察觉的开放性感受,
透过身体的移动去认识自己的心灵

透过费登奎斯这次的课程
使自己与自己,有了连结及对话。

❌一种不用力,❌不刻意,❌不流汗,
✅自由缓慢而温和的动作,学会后每天只需要几分钟练习,达到身心自由的状态。

《ATM费登奎斯-动中觉察》
日期:11月11-13日(3天)
地点:EMR Academy, Kajang
时间: 早上 9am-5pm

🚀课程详情:https://bit.ly/3aQHzsY
📲WHATSAPP: https://feldenkraisatm.wasap.my/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