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拒绝或回避痛苦的情绪时,痛苦的情绪只会加剧,为了体验真正的快乐,首先要让不快乐进门。

 

当我们拒绝接受痛苦的情绪时,会让痛苦加剧; 如果我们再次拒绝,它就会变得更强烈、让我们更坐立难安。 然而,当我们接受并拥抱痛苦的情绪时,它就不会打扰我们太久。

 

无论是面对悲伤、焦虑还是嫉妒,这么做都行得通。 为什么情绪在被拥抱时会消退,而在被拒绝时会加剧? 当一个词汇被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时,我们就会想着这个词汇; 当我们听到「不要去想这个词汇」、当我们试图压抑这个想法时,更可能让我们把这个词汇可视化。 同理,当我们拒绝接受痛苦的情绪,它们会变得更强烈,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我们的情绪是一种自然现象,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然而,我们并不是以同样的态度在对待痛苦的情绪,当我们忽视情绪是人性的一部分,就像万有引力定律是物理自然的一部分一样,会因为拒绝接受情绪而付出昂贵的代价。

 

奥地利神经学家维克多. 弗兰克(Viktor Frankl)的「矛盾意向法」(theory of paradoxical intentions)指出,我们不仅不应该干扰痛苦情绪流动,甚至还应该主动鼓励。

 

例如,如果我们不想要感到紧张,就应该告诉自己:「再更焦虑一点吧,紧张的能量还不够,再更焦虑一点吧。」 敦请焦虑到来,实际上是允许自己感受焦虑,而且焦虑很可能还因此减弱。

 

拒绝痛苦,会让你无法体验快乐

还有另一个悖论存在,那就是当我们拒绝或回避痛苦的情绪时,不只痛苦的情绪会加剧,还会因此让我们无法体验到所有令人愉悦的情绪。 我们所有的感受,无论是快乐的还是痛苦,都在同样的渠道中流动。 如果我们拒绝痛苦的情绪,试图抑制和阻止这些情绪流动,我们将同时阻碍快乐情绪,因此无法体验所有情绪。 痛苦和愉快的情绪是一个连续体的2端,同一枚硬币的2面。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痛苦有2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自然而然,我们都不时会感受到愤怒、沮丧、焦虑、悲伤⋯⋯。 会产生这种痛苦,是因为各式各样会触发痛苦情绪的事件。 当你奋力抵抗第一个层次的痛苦时,我们就会遇到第二个层次的痛苦来袭。 对抗情绪,只会更加痛苦而已。

 

虽然第一个层次的痛苦是生而为人在所难免,但如果涉及第二个层次的痛苦,你其实有选择。

 

如果你接受了情绪,你就可以不因为否定情绪而加重的痛苦。 藉由允许自己顺应人性,你将能增强自己应付逆境的能力,你会因此变得更具反脆弱性。 当我们面对痛苦的情绪时,有3种特定的方法可以让自己顺应人性。

 

面对真实情绪的3种方法

 

1.哭泣

把那些情绪闸门打开,让情绪流淌、让自己流泪,如果你觉得想哭的话,让自己在舒服的私人空间里,就可以好好的哭。

 

2.谈谈痛苦的情绪

找一个让你安心的伙伴,好好谈谈这件事。 试着表达并分享,而不是压抑自己、试图把情绪全往肚子里吞。 只要我们愿意谈谈,就能帮助我们缓解紧张的情绪。

 

3.书写情绪

花10分钟或更长的时间记录你遭遇到的事,或是正在经历的困难事件。 写下你当时感受到什么、在想什么,以及现在感觉如何,以及有何想法。 这是只给自己看的,请放心的自由联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我鼓励你花时间写日记,写下你自己的困难经历。 如果你的日记内容重复出现,那也不是坏事。 当我们处在艰难的时期,文字是很有用的反思媒介,因为它是未经过滤的语言,它是原始经验、原始的情感呈现。

 

为了体验真正的快乐,我们首先要让不快乐进门。 无论如何,允与自己顺应着人性而活,是建立快乐生活的基础。

 

课程推荐

要做执行能力强、沟通效果棒、多方面思维的强者?

那就来看看强者#NLP执行师 是怎么#实现目标 的😎

信念成功基础💎成功的基础信念

重塑你的信念,找到#人生使命,实现你内心深处的理想自我,将负面转换成正面状态。

情商沟通💎情商状态优化

帮助你协调理性和感性,轻易建立起#良好关系,通过快速调整情绪,达成无往不利的谈判。 影响力共识

💎高效实践行动

用思考力发挥你的影响力,帮你增强#企业管理领导能力,有效地打造及巩固团队。 创造力潜能

💎目标引发潜能

引导你建立与自己的关系,寻找自身的#资源,挖掘自己更深层的#智慧,创造“三赢”的力量。

一个被商界与心理学公认为一套效果显著的成功模式学的NLP课程。 改变了无数人及帮助一个人在精神,心态和行为上的转变。

👩由#EMR培训学院 创办人兼首席导师Annie张翠芬授课 📚美国NLP大学原版的中文教材教学

🔎超过80种以上原汁原味的NLP学习技巧 📓与#美国NLP 大学California校区同等同步的国际化教学务必让你在课后#学以致用,成功处理各个方面的问题,并极大地提升你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 以及#幸福感。

👀谁适合参加此课程呢?

 📍培训师,企业顾问
📍业务销售,企业领袖,创业者
📍高阶管理层,职业经理人,部门主管
📍行政人员,会计,书记,客服
📍老师,辅导师,运动教练
📍家庭主妇,自由业者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