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逃跑的碎碎念背后:却乏自信的父母,渴望证明自己对孩子「有用」

有些父母习惯用指责的方式关心孩子,反而会让亲子关系渐行渐远。

 

阿崴很讨厌回家,最讨厌的就是过年。 过年代表的是:必须待在家里跟父母大眼瞪小眼。 而且自己长期住外面,作息、生活习惯都与父母大不相同; 长时间的年假,使得这些「不同」浮上台面,增加自己与父母的摩擦。

 

再加上,回到「父母的家」,让阿崴感觉,已经30岁的自己,好像又变回小孩,回到那个得唯父母是从的年纪。 事事要按父母的规定走,父母要靠许多问题确认你现在过得好或不好,而过得好与否的标准,是父母订定的。 如果发现你不符合那些标准,「碎碎念」的招式就出现了。

 

阿崴最讨厌碎碎念。 于是,他回家就让自己待在房间里,能不跟父母互动就不跟父母互动,以免让他们有机会念自己。

 

但是当阿崴出来上厕所,看着父母坐在客厅看电视的背影时,又忍不住觉得感伤。 他何尝不想跟父母聊天、讲一些五四三,或是讲一些自己的烦恼⋯⋯毕竟家是自己的避风港,不是吗?

 

但他一想到,如果他跟父母说自己的烦恼,可能会被说教,或是,反而让他们更担心,就觉得:还是不要了吧。

 

阿崴父母怎么想?

阿崴的父母,对于儿子的态度,不是没感觉的。

 

过年,是阿崴父母最期待的时刻,那代表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回家的儿子会返家,全家人终于可以团圆,共享天伦之乐。

 

面对很久没见的儿子,总觉得有些陌生; 想要增进点感情,总忍不住多问了些问题。 但看到他冷漠的回应,明明觉得很伤心,却变成用指责的口气,指责他的生活「没有规矩」:晚睡、吃东西不正常、懒散⋯⋯。 而且,儿子已经30了,人们常说「三十而立」,应该早点成家结婚。 自己在这个年纪,都已经有孩子、生下阿崴了。 但每次跟儿子提到结婚,或是想介绍对象给他相亲,他都气得跳脚,说爸妈很烦。

 

他们忍不住挑剔、忍不住碎念,「这些叮咛也是为你好啊! 」但儿子显然不领情,亲子间的距离好像也越来越远。

 

阿崴的父母,心里有些手足无措:「小时候我要求他做什么,他只要按照我的方式做就好; 所以我只要一个命令,他就一个动作。 可是现在我说的话,他只觉得烦、生气,难道爸妈对他只是负担? 是拖累? 他根本不在乎我们? 」

 

于是在一次的冲突中,阿崴父母指着阿崴的鼻子骂道:「你怎么这麽不孝? 这样忤逆爸妈? 」

 

阿崴觉得自己受不了了,父母根本只会指责自己,不想了解他心里的感受,于是冲出家门⋯⋯。

 

缺乏自信、安全感的父母,渴望证明自己对孩子「有用」

当父母对于自己不够有自信,便认为自己必须要证明自己对孩子是「有用」 的, 以此感觉到自己的价值。 当孩子长大,再也不像以前这么遵从父母、相信父母时,父母可能感觉自己失去对孩子的掌控。 而有些父母,可能就如同阿崴的爸妈一样,感到很不安,甚至可能会觉得,自己将被孩子抛下。

 

他们可能因此而更加强对孩子的要求、规定、训话⋯⋯,在这些不停的「教导」下,原本有强烈不安全感的父母,可能因为获得掌控感而觉得安全。 但这种方法,却伤害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让孩子无法好好的长大。

 

这些状况,正是缺乏安全感的父母们,最容易与孩子互动的形式。

 

像阿崴的例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些孩子如阿崴一般,即使已经长大,父母仍无法尊重其生活习惯与方式,而以对待小孩的方式对待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 对于孩子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模式深恶痛绝,认为自己一定要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 或是对孩子的选择没信心,总是质疑、否定孩子的选择。

 

当自身缺乏安全感时,我们很难对自己有信心,很难相信对方能够爱着这样的自己。 我们对于自己可能不够好、不被爱这件事,既焦虑又不安,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人,表现出对我们无条件的爱与回应,让我们确定自己是被爱的。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父母身上,找不到这种无条件的爱,「孩子」就成为可能满足我们这种需求的对象。

 

但如果缺乏安全感,我们总会担心孩子长大成人后,抛下我们,有了自己的世界。 因为,对缺乏安全感的我们而言,当孩子独立自主、有了我们无法进入或理解的世界,就代表着:我们可能会被抛弃、被丢下。

 

这些感受,让我们极为不安。 于是更想要做些什么,把孩子紧紧地拴在身边。 这些父母因为缺乏安全感,无法让小孩好好当小孩,反而需要孩子担任父母的角色,来照顾任性的自己。 或是,无法接受小孩已经成为大人的事实,企图继续把对方当小孩、继续控制对方──我将他们称为:讨爱的父母们。

 

课程推荐

我意识到原生家庭有创伤和痛苦,是好是坏?
🔻 无法告人、无人理解的童年阴影和心灵创伤
🔻 注定无法消解被家人、亲友背叛/出卖的不甘和愤怒?
🔻 希望消除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隔阂的人
🔻 心灵困苦:失落、疏离、轻生念头、莫名的情绪等
🔻 家庭丑闻:酒瘾,毒瘾,家暴,送养,外遇,重男轻女
🔻 个人非常艰难的情况:如无原因的情绪困扰,家庭悲剧, 不信任感,忧郁,没自信,不被爱
 
出生在什么原生家庭,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
对自己生命最大的漠视不是厌恶和拒绝它,而是根本看不见它!
就因为我糟糕的原生家庭,我的人生就因此而被贴上永世不得翻身的标签?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摆脱原生家庭的伤痛和累赘,从而成为自己喜爱的那个自己。这必将是你的出口。🎊
 
💗你将获得💗
🔶 放下偏执与焦虑,不做 “加害者”或“施害者”。
🔶 提高伴侣情商,找到和家人自在相处的模式,改善之间的关系。
🔶 扭转负面家庭局面,重获自尊与自信和强大内心,告别冷战和争吵。
🔶找到您内心的答案
 
Annie导师拥有德国Dr.Bertold Ulsamar授证家族系统排列导师资格。 超过20年实践及多年教授NLP的经验,10年的辅导义工,20年的个人与团体辅导经历,善于整合应用不同学派的个人与团体治疗手法。
 
本工作坊公开于任何关于家庭, 个人议题, 人际关系,工作及疾病等问题。
 
 
📞欢迎来电或whatsapp询问:+6019-345 2255
📲 电话预约课程咨询: https://bit.ly/appointmentenquiry
促销中
RM1,900.00

RM 1,900/一人 RM 3,000/ 夫妻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