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好妈妈前,先该是个快乐的女人
之前有收到这么一个网友的提问。 她是一个已婚的妈妈,但因为跟丈夫相处多年始终都有些根深蒂固难解的问题,家里气氛非常非常差,两人常常冷战甚至热战(打起来那种),所以一直在思考是否该离婚。 可是犹豫的点,在于两人已经有小孩了。 所以一方面担心离婚会不会对小孩造成什么影响; 但另一方面,若要继续待在这不对劲的婚姻中,自己又必须持续忍耐甚至煎熬。
所以「是不是应该为了小孩持续忍耐?」 ,她跑来想问我的意见。
虽然华人社会碰到这种状况,大部分人都会鼓励她为了小孩坚持下去; 但我其实是支持她离婚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所谓为小孩好的心情,很多时候恐怕仅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认知。
先想想,她含辛茹苦地牺牲这么多,小孩最后到底得到甚么? 一个名义上有爸爸、但夫妻彼此冷淡、甚至互相打闹的「完整家庭」? 这样名义上的完整家庭对小孩真的有什么成长上的助益吗?
就算有些微助益吧! 但更重要要思考的是如果这牺牲很小,那也罢。 但这牺牲,可预见的,对妈妈而言将是艰苦的。 一旦人们牺牲很大而成就了某个事情,就容易在将来想获得回报。 这意思是,如果小孩的成长完全如妈妈预期、甚至超过预期,那当然没事。 可是若小孩将来想「走自己的路」,而这路跟妈妈的期待大不相同时。 就很难避免妈妈不会尝试干预、不会说出:「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这数十年吃尽苦头,你怎么能这样这样」的连续剧台词。
你若在成长过程中有碰到父母尝试干预你的人生,他们说出来的一定有「我这么辛苦」、「我当年没有」、「你不知道感恩」、「我是为你好」、「你该乖乖听话」等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背后代表的都是一个心结—一种我牺牲这么大、你应该乖乖回报的心态。 你环顾周围,很多老一辈的父母最喜欢这样。
他们不是不愿意快乐,只是她们更享受吃苦所带来的筹码累积。 让自己一辈子扮演一个苦情的角色,才能在将来透过亲情来勒索小孩。 毕竟上一辈的老人家,很多没退休金也没积蓄的,养儿防老的指望全在小孩身上。所以越苦、累积越多为你牺牲的经验,将来说话越大声,也让下一辈只能闭嘴乖乖配合。
当然,我并不是说妈妈会刻意的、恶意的操弄孩子; 也不是每个妈妈都有这么强的控制欲。 可是啊,当日子太艰苦、当自己的生活都没有快乐,就会想从别处平衡。 要就是自己能在工作上有成就,不然就是要有能依附的恋情,但这两者对于一个陷在不愉快关系的母亲而言都是难的。 剩到最后,小孩的成就反而是最立刻的快乐来源—好成绩也好、好才艺也好、长相可爱也好、听话乖巧也好,都是马上可以拿来骄之亲友的结果。 但当父母需要靠小孩来填补自己的不满时,就没办法让他适才适性、也就没办法让他自由自在。
会期待他乖、期待他听话、期待他懂事、期待他赶快长大、期待他能不枉自己这段时间的吃苦。 就算妈妈都不讲也不逼,但这氛围与家中气氛,还是会产生无形的逼迫力。
最终,上一代的情绪勒索还是会不自觉地介入—自己这一辈子所没有的快乐,会转换为往下压的意志力,希望小孩听话地选择人生方向、做被肯定的职业、挑选被喜欢伴侣、买被认可的资产、背被期待的房贷,以回馈上一辈受苦受难的人生。
最后妈妈辛苦一辈子,却每日疑神疑鬼管东管西; 下一代委屈配合,却也未必快乐。 所谓「为了小孩好」,却很可能到头来谁也没有真的好。
所以,我的建议是,
要当一个好妈妈前,其实更该是个快乐的女人。 因为若对人生充满了正面能量,才能带给小孩正面的东西; 才能成为他的安全堡垒—让他能勇于探索、让他自在发展、让他能活出自信又勇敢的人生。 而唯有妈妈自己过得快乐,才能对下一代「真正的放手」。
或许有人会反驳,可是我希望他成长过程中不要缺少父爱啊啊。 当然,如果夫妻之间的感情融洽,那给小孩一个完整的家、让他拥有父爱绝对是好的。 可是女方开始会思考离婚,就是因为两人中间有各类问题存在。 甚至遭遇暴力问题,或是冷暴力的情绪伤害,在那样的状况下就算自己强颜欢笑,给下一代的终究是扭曲的东西。 既然是扭曲的东西,那所谓形式上的完整的家、形式上的父爱,其实说到底也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罢了。 在这种关系中,每日经历夫妻间的冷战与热战、每日看着两人冷嘲热讽丢碗砸锅的,也只是让孩子长大过程中学习了对情感关系扭曲的认知。 还不如两人分开远一些,让彼此处在冷静但理性的关系中,三五不时让孩子独自跟母亲或是独自跟父亲感受个别的关怀,这搞不好还比夫妻吵闹的成长环境来得更佳。
此外,我总觉得,每个人终究有每个人的课题。 无论父母怎么做,小孩将来还是有他自己得面临、得突破的课题。 我们终究不可能帮别人把人生安排得周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终究都有些遗憾的—这可能是家中父母不同住、可能是梦想无法达成、可能是金钱匮乏、可能是同侪的人际关系、可能是课业、可能是霸凌、可能是两性关系、可能是任何问题。
人终究得靠自己去对抗那些不足。 既然父母不可能帮小孩建构一个完美的环境,那就不该为了名义问题做出过度的牺牲。 如果夫妻关系真有问题了,与其担心小孩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不如更担心勉强这样下去三个人的人生将共同沉沦的问题。 不如先让自己过好。 让自己是一个情绪稳定又快乐的母亲,这样才有力量在往后能妥善地照顾别人。
而情绪稳定的爱,才能是真正无私的爱,也不会把爱转变成责任感并在将来希望小孩报答。 如此,亲子关系才能圆融,也才能让孩子在将来有能力爱人,并能大步向前。
课程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