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原生家庭带给人的伤害,是再给自己一次成长机会。

父母也是大环境的受害者

许多我们认为是父母过错的问题,其实是以现今社会文化衡量的结果。 这种做法对父母来说并不公平,因为他们也是大环境的受害者。

父母养育孩子的方式,大部分也是他们原生家庭、文化和社会等因素交互而成的结果。 当我们把自己受的伤害全怪罪到父母身上,其实是让个体背负集体的过错。

许多人在打压式的教育中成长,其实也是因为父母过去接收到的观念是,谦虚是美德、骄傲自满易坏事。 当父母要求你不要冒险时,看似想控制你,但如果在他们成长年代,按部就班、稳定就是最好的生活。

许多父母在为人父母前,就已经意识到原生家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们下定决心,不要让子女承受自己经历过的痛苦。 但许多时候,虽然他们意识到上一代的错误伤了自己,却还是延续这些过错。

这种心理创伤在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现象,在心理学称为代际创伤。 从「受害者」变成新的「加害者」,这个问题本身,需要整体社会一同面对和消化。

接受父母必然是不完美的存在

客观的看待原生家庭,代表我们要收起对父母理想化的期待。

小时候我们会很自然的崇拜父母,但随着成长,我们会慢慢调整心目中「理想化父母」的形象。 当我们意识到「父母不完美」,就是再经历一次与「理想父母」关系破碎的过程。

许多人在成年后,对父母的过错仍然无法释怀。 这个状况的背后,正隐含着子女内心深处对父母「理想化」的期待,像是「我觉得我应该得到父母所有的爱与关注,但是我没有」,或是「我觉得父母应该无所不能,但他们没有做到」。 这些落空的期待,最终演变成父母的过错。

因此,理解父母的不完美,是客观看待伤害、让自己更好过的重要一步。 如果你有孩子,有一天,你也得接受自己成为不完美的父母,你将面临子女的失望和愤怒、你将成为让孩子扫兴的大人。

 

难逃受伤的小时候

童年时期,我们特别容易受到创伤,因为生存的本能,让我们不得不依赖父母,也就很难逃避来自父母的伤害。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 Harlow)在20世纪196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恒河猴实验」。 哈洛的研究团队在一个笼子里放入2只假的母猴,一只是全身包裹着柔软绒布的「绒布妈妈」; 另一只是全身缠绕着铁丝的「铁丝妈妈」,但胸前装了一个24小时喂奶装置。 然后,实验者把一只刚出生的恒河幼猴放到这个笼子里。 除了喝奶,大部分时间,幼猴都趴在「绒布妈妈」身上,因为温暖的感觉可以给它安全感和归属感。

接着,为了观察当幼猴受到伤害时会不会离开「绒布妈妈」,他们把「绒布妈妈」做了一番改造:当幼猴靠近时,「绒布妈妈」会吹出强大的冷气,把幼猴吹得只能紧贴笼子的栏杆,并且不停的尖叫。

即便如此,幼猴还是会忍受有伤害性的刺激,一直留在「绒布妈妈」身边,不会转而寻找「铁丝妈妈」。 实验结果证明,出于安全感的需求,即使会受到伤害。 幼猴还是不愿离开伤害自己的「绒布妈妈」。

这个实验结果也被投射到人类的依恋关系。 而人类的依恋关系也在许多实验和历史现象中得到证实。 我们生存本能决定了,在能力尚未发展好以前,会很依赖主要照顾者,自然也就无法避开来自主要照顾者的伤害。

课程推荐

我意识到原生家庭有创伤和痛苦,是好是坏?
🔻 无法告人、无人理解的童年阴影和心灵创伤
🔻 注定无法消解被家人、亲友背叛/出卖的不甘和愤怒?
🔻 希望消除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隔阂的人
🔻 心灵困苦:失落、疏离、轻生念头、莫名的情绪等
🔻 家庭丑闻:酒瘾,毒瘾,家暴,送养,外遇,重男轻女
🔻 个人非常艰难的情况:如无原因的情绪困扰,家庭悲剧, 不信任感,忧郁,没自信,不被爱
出生在什么原生家庭,这是我们无法选择的。
对自己生命最大的漠视不是厌恶和拒绝它,而是根本看不见它!
就因为我糟糕的原生家庭,我的人生就因此而被贴上永世不得翻身的标签?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摆脱原生家庭的伤痛和累赘,从而成为自己喜爱的那个自己。这必将是你的出口。🎊
💗你将获得💗
🔶 放下偏执与焦虑,不做 “加害者”或“施害者”。
🔶 提高伴侣情商,找到和家人自在相处的模式,改善之间的关系。
🔶 扭转负面家庭局面,重获自尊与自信和强大内心,告别冷战和争吵。
🔶找到您内心的答案
Annie导师拥有德国Dr.Bertold Ulsamar授证家族系统排列导师资格。 超过20年实践及多年教授NLP的经验,10年的辅导义工,20年的个人与团体辅导经历,善于整合应用不同学派的个人与团体治疗手法。
本工作坊公开于任何关于家庭, 个人议题, 人际关系,工作及疾病等问题。
📞欢迎来电或whatsapp询问:+6019-345 2255
📲 电话预约课程咨询: https://bit.ly/appointmentenquiry
促销中
RM1,900.00

RM 1,900/一人 RM 3,000/ 夫妻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