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做到“振作起来”的人,不需要人们叮嘱这句话
–米尼翁·麦克劳克林,美国作家、记者
不难发现很多客户会在某件事上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比如:“我讨厌我的老板,但是我又不得不对她很好,否则她会把我炒了。”你会发现,客户呈现了两种性格,或者说是“次人格”,其中一个非常愤怒,而另一个可能很畏惧。这种两种次人格交织的情况应该得到矫正。由两种完全不同的次人格引导的状态叫作“同时不一致”。
次人格融合
本环节开始时,教练要鼓励客户把问题分成两种极端–用清晰且互不关联的两种方式表达对立的感觉,客户随之会进入“同时不一致”状态。
接下来,教练要求客户用一只手来代表一方,另一只手代表
另一方。客户可以自行选择哪只手代表哪方的声音。两方如同戏剧的主角一样,很快进入到各自的角色当中。
客户可能对两极化的出现感到不太自在,但至少现在能够区分开这两种次人格了。另一方面,这种简单的分类能够让客户有所提高,如果客户支持这种做法,你也可以进一步强化分类,强调两种次人格之间的差异。
1.利用标准法分类。关注每一方的语调、手势等。
2.利用表象系统和次感官元素分类。鼓励客户为每一方创建图像和声音,以求更明确。两只手是否有不同感受? 是怎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否可以继续增大?
3.利用心理角色分类。这里可以运用很多不同的心理模式,比如弗吉尼娅·萨提亚的策略模式(详见下文)。另一种模式是前文曾提及的沟通分析理论中的自我心态,分别为父母自我心态、成人自我心态和儿童自我心态。还有另一组同样来自沟通分析理论的3种角色: 受害者、救助者和迫害者。如果客户发现在某一种模式下如鱼得水,那么就会让每一方更深一步地进入各自的角色中。
萨提亚策略模式
弗吉尼娅·萨提亚的研究为NLP最初成型奠定了基础。在她诸多成就当中,一个著名的模型是人们在压力面前会不由自主进入的5种角色:
1.责备型。都是别人的错! 非常具有攻击性
2.讨好型。这种人总是把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希望用这种方式博得同情。
3.超理智型。使自己远离问题,冷静客观,使用长句,在理论层面上分析问题。
4.打岔型。说笑话,建议所有人一起去酒吧消遣一下,或者从一种角色跳到另一种角色,没人能约束得了。
5.表里一致型。观察事件,接受某一情况中的情感部分,然后予以回应。可能会因为实话实说而导致气氛沮丧。
上述环节完成后,教练依次询问每个角色行为背后的积极意图。最好的情况下,每一方都应该了解:
- 各自的积极意图;
- 另一方的积极意图;
- 对于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和对于这两种次人格来说,这些意图为什么是必须的。
这将可能是一个非常有益的练习。
次人格融合
客户要:
- 找到自我矛盾的两种次人格。
- 选定两只手各代表一种次人格。
- 依次检查每种次人格的积极意图。
- 使每种次人格认识到对方的积极意图。
- 使每种次人格意识到它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对方的。
- 整合两种次人格使其回归“完整的人”。
企业课程推荐


















#想要成为一名教练,
但不知要从哪里开始?
就从这里开始~一项综合全方位的教练配套!你将拥有一名专业教练所需要实践的重要基础!
#如果你已学习过NLP,还不懂如何去在日常中实践?
让专业NLP及教练技术的资深导师传授
你经已整合落地运用的一套方法,即学即用!
#如果你已是一名教练,但还想再加强模式及技术上的运用?
你将可以学习到如何将NLP的
一项核心模式嵌入教练技术,倍增整个教练成效!
#你就只想获得教练或学习教练的方法,从中直接受惠?
无需预先具备教练或NLP的知识,
你就可以直接跨进去学习,去体验,去掌握!
此课程无需任何背景或专业证书就可以参与,这课程很难得的是完成课业后,由#Robbie英国NLP学校发出 E-证书。
马上了解报名:https://bit.ly/3wWPiz0
咨询:+6019-3452255
https://nlplifecoachingCertification.wasap.my
📲 电话预约课程咨询: https://bit.ly/appointmentenqui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