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受害者思维的定式

现在我们正式来讲觉醒的第一个阶段。在许多方面,这个阶段的你与觉醒没有丝毫瓜葛,因为你一出生,就注定会形成一种受害者思维定式。当然,你的脑门上不会贴着标签,你甚至从未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其实从出生起,我们就像被设定了程序一样要屈服于外界的各种权威。当父母向出生不久的我们演示世界如何运转时,程序就被启动了。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信念编织的世界中,你的信念创造你的现实,而你父母的信念也创造他们的现实。

 

父母们将自己的信念直接下载到你脑中,这创造你的经历和现实。刚出生时,你没有意识,虽非白板一块,但也差不太多。你吸收着父母的言论和观念,濡染于父母的所作所为,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他们的一言一行将你的每一个人生决定都打上了烙印。

 

比如,如果他们认为拥有金钱难以实现,认为金钱就是罪恶,如果他们成天因健康问题而忧心忡忡,那么非常可能你也会对生活采取同样的态度。因此,家庭的影响常常为你的思维模式设定程序。同时,在家庭之外,你也难以逃脱别人对你思维的设定。

 

你的父母会送你去上学,在学校,老师们教给你世界运行的规则,然而他们并不会教你如何觉醒,他们只教你如何生存。从生存的角度来看,学校做得还算不错,但远不能称得上完美,因为与此同时,它也给你设定了各种框框和限制。它告诉你,世界上的资源是不充足的,是稀缺的。当然,所有这些设定你可能一直都没意识到。

 

宗教也有同样的问题。你的父母对宇宙、上帝和神明有自己的信条,而你很可能已将它们不加置疑地全盘吸收。我并不是要评判这样是好,是坏,还是无所谓。我想指出的是,长久以来你一直都被他人的意志所左右,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你在电视、报纸、网上的所见所闻,都在不知不觉中设定着你的思维,让你臣服于他人的意志。

 

第一阶段:一切都和受害者心态有关

第一阶段的一切都和受害者心态有关。大多数人会走入一个误区–似乎他们一直都是受害者。他们一直都怀着受害者心态在努力,徒劳地想要生活有所改变。比如,在我流落街头时,我希望能有份工作。

 

于是,我做了典型的受害者会做的事–我应聘了很多职位。有了工作之后,我又做了典型的受害者会做的事–试图跳槽。我做过为各色人等撰写简历的工作。我发现来的人,甚至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都抱有受害者心态。他们对工作待遇的要求与他们现在职位的所得相差无几。也许他们在心里渴望更高的薪酬,渴望更好的收益,渴望在一个不同的环境中做些非凡的事,但是他们还是把主动权拱手让给了别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比现在拿得更多。所有这些都是源于受害者思维的定式。你必须从中觉醒过来。

 

只有弱者才会怪罪和抱怨他人

或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正陷于一个责怪他人的恶性循环,也或许你已有所察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这样的怪圈儿中挣扎。我记得在成长过程中,我责怪上帝,责怪父母,责怪教育体制,把自己的失意怪罪在每个人头上,因此我总是心怀沮丧。归咎于他人,是因为我不想,也不知道如何承担责任。我的意识里根本没有责任的概念。

 

我成了一个典型的受害者而自己却浑然不觉。我说过我崇拜杰克·伦敦、欧内斯特·海明威那样的作家是因为他们在跟体制作战,在和自然作战,在和世界作战。而且,从他们的小说来看,他们总是会赢。于是,我自己也试图模仿,但好像我一直都在失败。没有出人头地,这让我心灰意冷。我在这种思维定式里苦苦挣扎,筋疲力尽。

 

这一切皆因我一直秉持受害者思维而不自知。亨利·大卫·梭罗说过:“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在寂静的绝望中度过。”好吧,我自己就曾寂静地(有时也喧闹地)绝望着。如果环顾四周,很可能你已经听到自己对体制、政府、总统、恐怖分子或其他任何东西的抱怨了。你的邻居、家人、朋友,都会成为你的责备对象。难道这听起来还不像个受害者吗?觉醒第一阶段的目的正是要你领悟到:原来自己一直都是受害者思维。一旦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戴着镣铐跳舞了,就是说,虽然你感觉自己像个受害者,但你已领悟到–既然如此,或许改变思维和行事方式,就能跨越第一阶段。然而大部分人一出生就拥有了受害者思维,却从来没有醒悟过来,所以他们不能进入第二阶段,更不能进入第三、第四阶段。

 

如果你现在对我说的不太理解,不用担心。随着我们继续向前走,一切都将清晰明了。同时,我希望你不要放过我讲的任何一点,而应该努力消化吸收这一切。这些观点对你而言可能显得有些陌生,因为之前没有任何人曾以如此特别的方式如此直接(从我心到你心)地对你讲过这些道理。所以,一定要吃透,别放过任何一处疑点。跟紧我,我们一起探索这世界的真理。


挣脱受害者心态的七要点

为了帮你理解受害者心态以及如何从中解脱(即意识到其存在,然后迈入觉醒的下一个阶段),我将谈七个要点。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你遇到疑问之处,请先微笑,并记住随着我们的继续,疑问将自行消失。

 

1.承担百分百的责任对自己的人生,你要负全部责任。不要因此而陷人自责,并不是

你的错,但这是你的责任。

 

2.不自觉地吸收

你一直都在从所处的文化环境中吸收各种观念,这是无意识的。我说过,从一落地,你就开始接受和下载关于怎样生活、世界如何运转的信息和观念。你从未考虑过这些,它们都是在潜意识之中完成的。

 

3.你的力量超出你的想象

虽然你不是万物主宰,也不是上帝,但是你的力量超乎你的想象。

这取决于觉醒程度,你可能觉得这鼓舞人心或是毛骨悚然,但是请你静思片刻,再体会一下内心的真实感受。

 

4.察觉你的想法

你可以改变你的想法,但前提是先意识到它们。这个说法很有趣。因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他们“拥有”着想法,而是认为想法就是他们自己。身处第一阶段,抱有受害者思维的人,都有这样的错觉–想法就是我,我就是想法。人们靠它来辨识你,你与它无法区分。然而跟我看下面的例子。现在,你正在思考我说的话,但是,如果你暂停一会儿,或许你就会察觉自己正看着自己在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存在思考,也存在对思考的意识。所以,你是在思考,但是如果不从思考中抽离出来,你会以为自己就是想法本身。为了改变想法,你必须意识到你和你的想法是分离的。要理解如何摆脱受害者心态,并进入第二阶段,这是你必须迈出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

 

5、你无极限

你必须知道,你可以化不可能为可能,你的潜能深不可测。我也钟爱这一条。因为很多人会说:“哦,一定有些事是不可能的,肯定存在着极限。”其实,你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受害者心态。如果你看看过去的历史、过去的科学发展,再看看现在这些日新月异的惊人进展,你就会发现极限并不存在,一切皆有可能。

 

当我们今天作出什么可能、什么不可能的判断时,这只不过是基于我们对现在的科学知识的理解罢了。但是科学是随着我们对自然和自身理解的加深而不断进步的。

 

那么,此刻,拥抱这个伟大的说法吧–你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你的潜能深不可测。真的,你的潜能深不可测。你还没有尝试过所有东西,或许你什么东西都未深入地尝试过。尝试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极限。但当你改变固有的陈旧观念,你就会发现极限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你自己的心理设限。

 

6.火上浇油的情感

不管什么画面,只要附加了你的情感,都会变得易于重现。这是个有洞察力的观点。在生活中,你是否注意到那些你所深爱或者痛恨的东西似乎总是在身边出现呢?因为你的头脑中有一幅画面,附加了强烈情感的画面。

 

后面我会详加阐释。此刻,我只想让你接受这样一种观念–那些附加了情感(尤其是爱或恨这样的强烈情感)的东西,更易于进入你的意识范围,也更容易再次引发类似场景在生活中的重演。

 

7.放下

当你放下执念和欲求,你就能创造奇迹。这一见解十分深刻,看上去虽有些惊世骇俗,但确是上帝可鉴的真理。你可以拥有一切,只要你放下欲求。对此我到后面会表述得更加清楚。其基本的原理是:

 

当你执念于某物,沉迷于某事,渴求某事发生时,你实际上发出了一股排斥它的能量。所以,它就不会真的在生活中发生。而当你以一种嬉戏的心态来对待欲求之物时,你就发出一种爱的能量,一种超脱的能量,一种天真的向往的能量,因此,十有八九你的愿望会迅速地实现。

 

人人如此

在你阅读这七个要点的过程中,或许会有自己的想法,或许你并不全部理解。你的感觉是哪一种呢?其实我想说的是,受害者心态有点儿狡猾,它在你潜意识中暗暗作祟。因此,你需要对平时的自言自语多加注意,比如“哦,乔·维泰利博士说的真是毫无道理”。

 

如果遭遇车祸,你会怪罪于谁?如果你在看报,读到像石油危机或恐怖分子预警的新闻,你又会怪罪于谁?

 

课程推荐

💗让心更稳 💗让心更自由 💗让你看见你 💗开始爱上自己的
一场帮你#解决生活、事业、家庭、人生困惑的工作坊
 
7️⃣个不同生命层次的练习体验让你更清楚,更坚定自己心中的#目标,踏出勇敢的第一步👣❗
 
同时你的学习成果还有:
【归属感】
🌹不是不爱自己,而是 不懂自己发生什么事
🌹找到不可或缺的信念
🌹有知觉的自我修复
 
【价值感】
🌹有力量面对原生 家庭的阴影
🌹破解限制性心智
🌹唤醒心中的声音
 
【疗愈】
🌹补充心理营养
🌹学会自我疗愈
🌹有觉知感受到自我变化
 
【情商】
🌹避开思考的陷阱
🌹重新梳理情绪情感
🌹知道如何回应情绪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好像就这样了,每天就只是工作生活,没有其他乐趣了,不妨来看看👀这场《#掌控自己人生的奥秘》❗
 
3️⃣天工作坊带来2大主题,15个模块,重塑你的自我认知,重新寻找人生目标,迎向更美好的未来❗
 
#掌控自己人生的奥秘
日期: 2023年2月24-26日
第一天:早上9am – 下午6pm
第二天:早上9am – 下午6pm
第三天:早上9am – 下午5pm
场地:EMR Academy,Kajang
 
导师:Annie张翠芬
🔸EMR培训学院创办人兼首席导师
🔸成功在35岁时,提前达到18岁时设定的目标~财务自由。现在正在做着自己喜欢又有意义的事情,到各地分享所学学问。
🔸授课方式轻松自由,讲课与实操同时进行,只要你有问题,随时都能提出!
 
📲 电话预约课程咨询: https://bit.ly/appointmentenquiry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