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曾说:「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S亡教育。」

关于生死,很多爸妈都会刻意回避,仿佛说出来就犯了某种忌讳。

其实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只是对于死亡充满好奇。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回避话题,只会带给孩子负面的效果。

面对有关生死的问题,坦然面对要比避之不谈好得多。

关于死亡教育,父母有哪些错误的引导:

1.死 = 睡着了;

2.死 = 去远方出差或旅游了;

3.死 = 可以复活

4.死 = 被“神明”带走了

5.死 = “上天堂”或“下地狱”

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是为了教他好好生活。

大概3岁左右,我儿子突然问:妈妈,你会死吗?

我老爸在旁边听到马上脸色一沉严肃地说:别乱说,你妈妈不会死!

我跟我老爸说:孩子还不懂死是什么意思,我们有必要给他解释清楚,于是我是这样回答他:

「每一个人都会“死”,但是你不要害怕,妈妈会在此之前陪伴你很长很长时间,直到你长大、结婚、生子。

我对你的爱,和我们之间美好的回忆,会永远地留在你心里,只要你不忘记妈妈,妈妈就会一直活在你的心里。」

娃听到后眼睛发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抱着我说:妈妈,我不要你死!

我抱住他说:放心吧,妈妈现在还不会死,妈妈每天好好吃饭,睡觉,运动,身体就会变得棒棒的!

然后,娃又睁着眼睛说:

“妈妈,我会死吗?”

我心里很难过,但还是诚实的告诉他:

“会的,小花小树会死,你很老很老的时候也会的。不过,那要在很久很久以后。只要你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健康长大,不要做危险的事情,那么,你就不会死,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活着,开开心心,健健康康活到100岁”

“那妈妈也会活到100岁吗”儿子问,

“会的,儿子”我肯定的抱住他。

我们唯有坦诚地、开放地与孩子一起讨论死亡,才能让孩子真正认识死亡,真正懂得珍惜。这远比让孩子自己去猜测、去怀疑有意义的多。只有懂得了死亡的意义,才会明白生的可贵,才会敬畏每一条鲜活的生命,才会珍惜当下,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作者:咖啡妈咪

————————————————————————————

🧐对你来说,#育儿 是一种挑战🦾

还是,你认为育儿是一种折磨😵‍💫?

面对像👼天使又像🧛‍♀️恶魔的#孩子,你有信心给他足够的#成长空间 和#快乐的家庭气氛 吗?

如果你没有信心😣

🪢想提升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想给孩子美好的童年

🪢想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你一定要来这堂课‼️

《#亲子的奥秘》3天工作坊是为了帮助大家深入解决沟通、关系、情绪等育儿挑战,旨在让家长们学习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看见孩子,#给予孩子爱与自由,以及父母改#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报名此课程,你将收获🫶 :

💡如何打造养育孩子的大蓝图

💡了解孩子的心理,构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掌握有效的技巧,更好地和孩子沟通

💡卸下标签与身份,觉察情绪,掌控自己的情绪

💡重新审视亲子问题,化误解为接纳

💡重塑你的养育理念,陪伴孩子成长

此课程不仅提供了思维转换🧠沟通🗣️情绪🫂等多个实操性的方法,也会让家长们实践🤝,以帮助大家更好的陪伴孩子成长,不再当虎爸虎妈!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