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教练,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心态。《成为教练型经理人》一书中给我们展示说了这么几样场景。
1、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教练?
一个人天生就是教练的概率很低。我应该寻找那些正在真正实践教练并曾经有目的的学习所需要的技能来成为教练的人。
发展往往是建立在优势上,其教练的能力是建立在他以前存在的一系列优势上,他知道自己的风格要与工作伙伴的风格相匹配,他是一位有效的沟通者,能向别人清晰的指示方向,且有耐心和成熟感。其次就是学习者要设定一个坚定的目标,才有可能成为教练。
2、教练心态:辅导的态度
教练型人员应该有共同的特点和行为态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乐于和别人接触,而不是藏在办公室的某个角落,他经常会走出去与员工交谈,并且坚持门户开放政策。偶尔的时间也会邀请员工走进自己的办公场所,让他们了解自己。
(2)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给到别人。分配好个人时间,付诸行动,与他人交流。
(3)教练具有帮助他人的意识。并且愿意看到被教练者的成功。
(4)教练不相信“自主沉浮”的人才发展理念。他们更愿意主动给予员工教练指导或其他的学习方面的支持。
(5)教练相信通过帮助员工发展也就是帮助自己发展,双方都可以进步。这个过程给予员工更多的帮助,甚于放手自由成长。
(6)教练的行为不是控制他人。所以作为教练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问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给予答案。
(7)教练可以容忍员工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败,同时他们有意识的授权,把任务交给多人,即使情况变得很困难,失败随时有可能发生,自己都坚持着教练的角色。不会一看见员工碰到困难就急忙介入。
(8)教练相信大部分员工其实是很想去学习的。有效的教练往往都是很好的“方案”思考者。创造一个让学习变成可能的环境,是教练的责任。
(9)教练型经理在处理员工问题时,应表现出同理性,把自身置身于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而不是根据表面的行为批判对方。运用“同理心”去帮助自己,彻底了解被教练者。而不是只关注业务的最后结果。
(10)教练型经理也享受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创建教练文化也会经常鼓励员工对自己进行教练。
(11)教练型经理不应尝试“改造”员工。应该接受员工的优点和缺点。努力创造机会让员工发挥优点。并在适当的时候锻炼改正缺点。
(12)真正的教练必须能够放弃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控制,并且接受事情,不一定按其所想的方向发展这一事实。
如果你已经试过了很多方法,但依然还无法找到你想要的人生答案欢迎来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