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沟通,想要完整传递讯息给对方。但有件事情很有趣,那就是我们说出口的语言,有时会把资讯遗漏,让我们说话的讯息不完整,造成沟通障碍。

 

如果你有意识到这件事,当你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你就可以透过提问,去理解或厘清对方想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举例来说,当有人跟你和你的朋友说:「你们两个实在有够像!」这句话中的「有够像」就是一个模糊的讯息。

 

「有够像」指的是什么地方像?是外表像?还是个性像?亦或是做事的方式像?如果没有去厘清这句话真正要表达的含义,只是自己胡乱臆测,就会产生沟通误解。

 

再举一个例子

办公室里有人对你说:「大家都说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如果你不经思考就信了这句话,以为全办公室的人都不看好你,你就会落入语言陷阱,心情受到影响。

 

但仔细想想「大家都说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里面的「大家」指的是谁呢?是一个人?两个人?还是三个人呢?

 

「工作能力有问题!」的定义是什么?是报告迟交?还是沟通表达能力?亦或只是这个工作项目做的比较慢而已?如果你知道对方的语言,有许多遗漏的地方,你就可以透过询问,把失落资讯找回来,好厘清问题。

 

NLP神经语言学把这种因为对话讯息不完整,造成沟通不良的情况,分为「删除」、「扭曲」、「一般化」三大类。

 

你可以透过NLP的提问技巧,来搜集资讯,厘清对方真正的含意,或是给对方建议。

 

面对讯息被「删除」,你可以这样问

沟通的过程,有时对方的话语会省略一些资讯,或是说的不具体,这种情况NLP称它为讯息被「删除」。

 

譬如「我很难过!」、「我一想到明天的事,就会很紧张!」、「跟别人沟通真的很难!」、「你不觉得他是最棒的吗?」这些话都有讯息被删除,造成资讯不完整。

 

面对这种有「删除」情况的沟通对话

你可以先判断对方省略或没说清楚的是哪一方面,接着再针对此方面,使用「谁」、「什么事情」、「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或「为什么」的NLP提问技巧来询问对方,这样就可以搜集到被删除的资讯。

 

举例来说,有人跟你说「我很难过!」这句话没有告诉我们是什么事情或什么原因让对方难过?也没说清楚是怎样的难过?这都是属于被删除掉的资讯。

 

所以你可以这样问对方:「是谁让你难过呢?」「你为什么觉得难过呢?」「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很难过呢?」透过这样的提问,你就能搜集更多讯息,来处理事情。

 

又有人对你说:「我一想到明天的事,就会很紧张!」这句话对方删除掉的是明天的什么事情?也没说紧张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问:「明天的什么事情让你很紧张?」「你紧张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原因,提供你的想法,帮对方解决问题。

 

「跟别人沟通真的很难!」这句话对方没说清楚别人是谁?他是如何沟通的?为了要帮助对方,我们可以这样问:「跟谁沟通让你觉得很困难呢?」「你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是发生了什么事,让你觉得沟通很难?」

 

「你不觉得他是最棒的吗?」像这样有互相比较的用语,若对方没有明确说出跟谁比?怎么衡量他是最棒的?你也可以用提问来明确讯息:「是跟谁比,让你觉得他是最棒的呢?」「你是怎么衡量出来的呢?」

 

面对讯息被「扭曲」,你可以这样问

若在沟通过程,加入自己主观解释,或是用自己的立场去揣测他人想法,但事实却不是如你所想,这种状况NLP称之为「扭曲」。

 

譬如「我知道她要离职了!」、「我想凯莉一定是讨厌我!」、「我的上司要求我每天回报,他一定是不信任我。」、「要是他愿意帮忙,我们的专案就不会延误了。」这些讯息会误导沟通方向,浪费彼此时间,也容易造成错误结论。

 

举例来说,如果有人跟你说:「我知道她要离职了!」这句话牵扯到对方是怎么知道的?是当事人亲口跟他说,还是道听涂说?若是没有问清楚就相信,后续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面对这种斩钉截铁或是主观的话,你可以用NLP的提问技巧「你怎么知道?」、「你可以具体说明吗?」或是「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来还原被「扭曲」的讯息。

 

比如「我知道她要离职了!」我们可以问对方:「你是怎么知道她要离职呢?」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了解对方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来作应变。

 

来多看几个例子

当有人对你说:「我想凯莉一定讨厌我!」这句话牵扯到他的想法,所以我们可以这样问对方:「你怎么知道凯莉讨厌你呢?」

 

当有人对你说:「我的上司要求我每天回报,他一定是不信任我。」这句话也是当事人主观判断,你也可以用「你怎么知道他要求你每天回报,就是不信任你呢?」或是「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来帮当事人厘清。

 

「要是他愿意帮忙,我们的专案就不会延误了。」这句话也是扭曲假设。所以我们可以这样问:「你怎么知道,如果他愿意帮忙,我们的专案就不会延误了?」

 

或是你可以这样说:「可以具体说明,他没帮我们的忙,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吗?」这样就能让沟通具体,厘清问题。

 

面对讯息被「一般化」,你可以这样问

沟通时,有些人会把一件事和很多事牵连在一起,也就是用部分来代表全部。或是无意识脱口说出一些限制性的话,这种情况NLP称之为「一般化」。

 

譬如「你怎么每次都迟到!」、「主管从来都不关心我!」、「打陌生电话给客户,我一定不行啦!」、「我非要这么做不可!」类似这样的语言,对别人或许伤害,对自己或许局限,会失去许多选择。

 

当有人跟你说出「一般化」的句子时,你可以用NLP的提问技巧去询问对方,让当事人知道自己是否以偏概全?甚至用语言框住了自己?

 

当对方的语言中有「总是」、「每次」、「从来都不」等这样概括性的字眼,你可以用「难道没有一次?」、「真的连一次都没有吗?」的方式来提问。

举例来说有人跟你说:「你怎么每次都迟到?」这当中有概括性的字眼「每次」。

 

所以你可以这样问对方:「难道我没有一次准时过吗?」如果你是半开玩笑,对方通常会哑然失笑,发现自己说错了。

 

「主管从来都不关心我!」像这样的话出现了「从来都不」这个概括性用词。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问对方:「你主管真的连一次都没有关心过你吗?」当你这样问,对方可能会猛然想起:有啦!上个月主管才嘘寒问暖过。

 

若是碰到「一定」、「必须」、「非得」等这种绝对性词汇,你可以用「如果没有…,会发生什么事?」或「如果做了…,会发生什么事?」来提问。

「打陌生电话给客户,我一定不行啦!」因为这句话有「一定」这个绝对性词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问:「如果你打了陌生电话,会怎么样呢?」

 

或是「如果你打给客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样他就会说出更多讯息,让我们找出方法帮助他。

 

「我非要这么做不可!」这种话就是对自己设下了窠臼,感觉没有其它办法。

 

所以我们可以问他:「如果你不这么做,会发生什么事呢?」当你这样问的时候,对方思维会打开,让自己从束缚中解脱。

 

如果你要问我,如果只能学习一种NLP技巧,那会是什么?我可以直接告诉你,那就是NLP的提问技巧。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沟通时,找出遗漏资讯,让对话更宽广,进而创造出更好的沟通结果!

 

只是有一点要提醒

NLP的提问,不是质询,也不是攻击,所以要注意我们发问的语气。通常只要是亲切地提问,别人就会感受到你想要帮他的心,你自然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沟通表达高手。

 

要学NLP就要在EMR学!

 
NLP是一个创造更多选择性的技术。只要你想搞好自己,搞好事业,搞好团队,这就是提高个人效能及效率的实践性学问!
 

无论你身在哪一个行业领域,其实最复杂的都是关于人的问题。沟通,情绪,关系,领导,销售,管理,行动,团队,谈判,凝聚,服务,诚信等,无一不与人的思想状态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已广泛被各行各业的人士学习及运用了40多年的NLP,将让你更透彻地了解他人,团队及你自己。对于提高个人效能及团队效率有着显著的效果。

 

课程推荐

👉NLP全名是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中文译为「神经语言程序学」
 
📌是一门研究人的主观世界的学科,发现了人类思想、情绪和行为背后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一套如何表现卓越,如何追求成功、快乐、幸福人生的思维框架与实用技巧。
 
📌这些技巧可以用来处理你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并极大地提升你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幸福感。简单地说,NLP就是能够让自己和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东西。
 
📌广泛被各行各业的人士学习及运用了40多年的NLP,其中也有不少名人靠NLP获得人生目标而成功!
 
你,还要错过这班迈向成功幸福的快班车🚊吗?
 
促销中
RM11,500.00

*赠送《掌控人生的奥秘》工作坊 *赠送《NLP大脑蜕变营》直播课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