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孩子都拥有学习动力与好奇心,可是,为什么有些孩子看见功课便逃,温习比拉牛上树更难?他们有机会是受到学习困难或障碍所影响,但更常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不同打击,被折断了学习动力的幼苗。以下四个影响孩子 学习动力 的场景,曾否在你家中出现呢?
学习动力低迷原因1:「你英文成绩很差,要多加温习啊!」
这句说话是破坏学习动力的经典魔咒!我们常发现,当家长说孩子某科成绩差,孩子便会深信不移,在舍难取易的天性下,更加无心学习,最后就真的很差了!当发觉孩子某些科目的表现较逊色时,不宜强调他的不足,如能引导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到要求,孩子才会有学习动力 。曾见过一位家长,将一年级的英文习作,混在二年级孩子的习作中,当孩子做得对时,家长便赞赏他这个科目的表现,孩子最后真的慢慢喜欢上英文科,成绩也日渐改善了。
学习动力低迷原因2:「你这个字的笔划写歪了,快擦掉重写吧!」
很多家长发觉,每当孩子听到这句话,就会哭闹不休,不肯再做功课了。我们可以幻想一下,假如上司坐在一旁守着我们工作,但不停在旁边说:「错了、又错了,快擦掉,应该这样写才对。」我们还会喜欢工作吗?让孩子自己承担错了就要改正的责任,他们才会努力减少出错。因为只有当孩子觉得功课是自己的责任,他才会有主动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力低迷原因3:「今天做功课做得真快,还有时间,做多两页补充先看电视吧!」
很多家长总不舍得放孩子离开书桌,贪心地想要他再多做一点,当孩子觉得书桌是逃不出的监狱时,还会积极学习吗?当孩子完成了该做的功课量,让他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孩子才会有学习的动机,如果学习成为一个没有出路的黑洞,就很难喜欢了。
没完没了的功课及练习只会吓怕孩子。
学习动力低迷原因4:「XX同学一年级已经会背乘数表了,真聪明!」
在「赢在起跑线」的压力下,曾见过不少一年级甚至更小的孩子在默写英文句子或背诵乘数表,虽然不少孩子真的能做得到,但他们其实并未具有相应的能力去达至要求,结果,因为太难了,孩子便慢慢不爱学习了。要让孩子喜欢学习,需按其年岁发展,建立配合他们思维、记忆、组织及表达能力的合理要求,人在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时,才会有学习的兴趣!更不要将孩子同他人比较!
想提高孩子学习动力 家长要求要合理
多数孩子在合理的要求下,有「我做得到」的学习经验,并能得到欣赏与支持,都会选择努力学习的!当然,要鼓励未有足够能力的孩子去学习,就需要别的技巧与方法了!
出处:香港《sunday kiss》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