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少年阶段,可能是省话一哥或一姊,也可能超爱回嘴,以下2个示范句型,让你和孩子的沟通更有效果。
范例1
NG:
我一个人像是单口相声问了半天,你就只回答「还好」、「很烦耶」,你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妈!
OK:
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妈妈很想知道社团的事情后来怎么样了,等你洗澡休息一下,想说再找我。
省话一哥、一姊的父母,最需要学会如何把对话继续下去的技巧,青少年的沉默跟少话,或许是在试探对话的安全感,没人会希望一开口被骂、被唠叨。
日本杂志《AERA with Kids》分析,亲子对话可能有以下4大障碍:孩子的话总是没说完、孩子表达能力不好、孩子的话中有不雅字眼、迂迴或负向的沟通语言。要终结省话族的恶梦,父母端请切记以下原则:「先听再说」,让孩子先把想说的话说完,并重复孩子的话表示你有听到;有些孩子习惯用单字陈述事情,父母请先拿出耐心,协助他们把话完整的凑成句子;戒掉「总是」、「每次」等副词,不要用讽刺、牵连、比较的负向语言;当孩子态度敷衍,提供选择题。

范例2
NG:
我才说你1句,你就顶9句,啊你现在是在不耐烦什么啊!
OK:
晚餐后洗碗是我们说好的家事,来,坐下来,你现在很烦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身心都处狂飙期的青少年,亲子间很容易发生衝突,此时父母更要跳出来,扮演冷静的刹车系统,才能在思辨能力上帮助他们成长,而不只是停留在情绪式的呛声。
青少年的认知会从绝对、一元的直线、僵化思考,发展为相对、多元、批判的思考,因此他们会对不对劲、不顺眼的事发表意见,表示他们的思考开始萌芽了,身为父母应该很开心看到这样的变化,并且持续用高品质的对话跟引导方式灌溉他们。青少年的挑衅很容易让父母也跟著战斗起来,专家提醒,父母端一定得先想法子让情绪退下,釐清问题根源跟责任归属在孩子还是父母,头脑才会重新清明起来。此时父母必须先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再冷静的选择最佳对策处理。
给予孩子爱与自由以及父母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欢迎你来参与以下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