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原来也有 SOP! 想改变他人心意,让小孩、主管全听你的? 先练好这3种说话方式!
关于“你该怎么说,才可以让人改变心意” 这一门艺术或科学,是不是有一套 SOP或通用的咒文之类的?如果真的有的话,你学成以后是不是只需要三言两语,就让饭桌上的人,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灌醉、客户听完你的话就同意提案、轻易说服上司帮你加薪、女朋友答应你的求婚、老公心甘情愿天天去倒垃圾、小孩也听话乖乖念书…..。
若能如此,这不就是个让人心想事成的魔法“说服术”吗?
没有任何人想要被改变
我们是不是成天都听到,别人跟我们说“不要再玩手机了”、“不要再抽烟了”、“为什么又乱丢袜子”、“不要玩了,快坐下来乖乖吃饭”?
而这类的说教是不是没什么效果呢?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也请你记住这句话,因为“没有任何人想被改变”。
一个人之所以会持续做这件事,是他累积一辈子的观点、习惯跟信念而来,如果你要他改变,那就表示你要他承认,这辈子累积来的观点是错的。而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要人改变这么难了。换句话说,这个等式如下:
我被说服了=我需要改变
=我以前是错的=我被打败了
因为没有人想被打败,所以要说服人很困难。除非他觉得“自己想改变”。说服人的根本原则:
想办法引导他认为自己想改变重点来了,有没有那些句子,
你说出来之后,就是会让别人感觉到“是自己想改变”呢?还真的有,底下是你说服别人的成功率可以大幅提高的三种句型:
句型一、用“我需要”取代“你应该”
上面那些典型说教句型,全部都包含了“你应该”的概念在其中,这种暗示你错了的方式,只会让人更想坚持自己原本的做法是对的,所以是没办法达到改变行为的效果的。
譬如老婆骂老公:“你又这么晚才回家,跑去哪里?连一通电话都没打。”
隐含的意思是,你应该早点回家,而且你应该打电话。老公不想吵架,嘴里可能说好,但心里会为自己找各种理由,而不太可能承认自己错了。
但是如果老婆改说:“我需要你早点回家陪陪我们,万一不行,我也希望你能先打通电话,不然我会很担心。可以答应我吗?”
因为整个句子里,并没有带着“你应该”所以“你错了”的概念,而是用“你如果这样做,就能够帮到我、满足我的需要”,那老公就不太会抗拒(因为没有错),他会自己想说,我下次要改成这样做,才能帮到你(满足你的需要)。
“我需要”句型,可以激发人天生想帮助人的心理,拿来取代“你应该”触发的反抗心理。一长一消之间效果会非常显著,值得大家多练习看看。
句型二、用“你为什么想”取代 “你为什么不”
如果你生气的问一个人“你为什么还不戒烟?”你会得到什么答案?很简单,他会回答你各种不戒烟的理由,例如:爽、有精神、又不会怎样…..
但如果你改问“你有没有想过要戒烟?”你会得到各种答案,好比说怕得肺癌、体力会变好、不会被嫌有烟味…..你的问法不一样,会直接引导出对方思考的方向不同。但是一般人(包括我)似乎很喜欢问的那种可强烈抒发情绪的问句,(即使答案根本就是达到反效果)。譬如: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家、你为什么不去念书、你为什么那么喜欢翘课、你为什么又在玩电动、你为什么忘东忘西。
这样问只会让对方想完之后,更坚定地维持现状,不想改变。因此你应该改问:你想过怎么样可以早一点回家吗?你一开始为什么想学琴?当时我们讨论过什么时候才可以玩电动?我需要你帮忙把臭袜子放在哪?记得吗?
句型三、“我尽量讲清楚让你了解”取代“我说过”或“这就是规定”
如果你问别人问题,你听到的回答是:“因为我说过”或“这就是规定”,你会有什么感觉,会满意的离开并照着做吗?我想不会,因为大多数人天生就反骨,只要听到是命令语气,没有被尊重,而且没有解释清楚,就是不想照着做。所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尽量解释清楚,对于说服人是很有帮助的。
飞机因为气候不佳延迟起飞,旅客吵着要先下飞机在候机室等,资浅的空服员只解释,请耐心等候,塔台一旦说 OK我们就能起飞了。但旅客更生气的说,都等那么久了,为什么不让我们回候机室等?
而资深的空服员,则是广播说,完成登机程序,我们就在起飞的排队清单中,如果现在让大家回候机室,那就会从等待起飞的排队清单中被剔除,之后就算天气变好,大家就要等更久才能起飞。
听完这样的解释后,旅客虽然还是不满意,但至少比较能理解,也就不会那么生气。
老实说,以上三个句型虽然“说服改变”的效果很显著,但因为不那么直觉,所以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去思考怎么用,但为了帮达成更好的沟通,是值得多花点时间练习的。
今天的思考题:以上三种句型,看完都觉得挺有道理,似乎改成这样做,说服的效果会更好,但是为什么人们却往往倾向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呢?
文/Can老大
(转自网络)
如果你学习如何更加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潜能、学习更多与生职场人际关系的技巧,推荐你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