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接近三十岁的女性说:
“我至今和四个人交往过,但都在半年内就分手了。我不擅长说出对别人的意见,总是会忍住想说的事情,一旦到了再也不能忍受的地步,态度就会变得很明显,甚至直接爆发出来。也因为这样,‘和对方关系渐渐恶化’,变成一种固定的模式,最近甚至觉得‘反正也没办法好好谈一场恋爱,干脆不要谈了吧’,似乎有这种半放弃的想法,也觉得谈恋爱很麻烦。”
像她一样觉得“很麻烦”的人,务必好好注意了。
会觉得麻烦,是因为没有感受“当下”说不定不只有恋爱方面,而是广泛地觉得其他事情都很麻烦。觉得“很麻烦”的这种心情,也是无法长久持续下去的原因之一。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很麻烦”的心情呢?实际上就是注意力没有聚焦在过程中。若没有将注意力聚焦在过程中,就无法感受“当下”。譬如说,边使用电脑边吃面包时,根本吃不出面包的味道吧?就算喝了茶,也会连是冷是热都没有感觉吧?这就是因为没有聚焦在“当下”。
聚焦于“当下”的人,不会“边用电脑”,而是会先暂停一下,好好地吃完面包。此时,可以将意识集中于面包上,好好地品尝面包的滋味、香气或口感。这种正面且主动去感觉的“感知法”,与充实感或满足感息息相关。
然而,若是没有专注于“当下”,也无法尝试积极的感觉方法。也就是说,会觉得“很麻烦”,是因为没有聚焦在“当下”。
没意识到自己究竟对什么感到不满
如果没有聚焦于“当下”,就无法察觉“自己的心情、感情或欲望”。相反地,若当下有察觉自己“想要去做”或“不想去做”的欲望,只要实现这些愿望,就会满足了。只要能够拥有这种满足感,那么,不管做什么都不会觉得麻烦了。
通常忍耐到最后而导致的情绪爆发往往是因为平日没有好好正视自己的心情,甚至不知道自己对什么不满,或对什么感到痛苦。更甚者,有些人对于“自己也不了解的感觉”,会在心里要求对方“你应该要了解我才对啊!”、“应该要在我说出口之前,就先满足我”诸如此类,严苛地对待恋人,但是对方当然做不到。即使对方回应了这样的要求,你也无法感到满足。这是因为,满足感是需要“感知”的,就算脑袋中理解“对方回应了自己的要求”,但若是没有正面地去感觉到这件事,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感。
不管多么被爱,只要没有感到满足就无法幸福如果没有感到满足,那么不管对方有多么爱你,自己也不会觉得这是“很开心、很幸福”的事。缺乏这种感知,也是恋情无法坚持下去的一大理由。除了无法察觉自己的想法或心情之外,“无法用言语传达出来”也是一个问题。如同前一节所述,只是一味忍耐著,什么都不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或是说出口了,但所说的话语中,有一大部分是在责备对方,像是在争吵一般,这也不是一个良好的沟通方式。越是忍耐,说出来的话语中,就会有越多的嫌弃与讽刺,这样是学不到积极正面的沟通能力的。
由此可知,缺乏“感知度”或“积极正面的沟通能力”,是恋爱无法坚持下去的原因。
文 / 石原加受子
(转自网络)
如果你学习如何更加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潜能、学习更多与生职场人际关系的技巧,推荐你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