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真是白养你了”,这些话可能都是情绪勒索的惯用句。

“情绪勒索”这个词早先是由心理学治疗师苏珊‧佛沃(Susan Forward)提出,比起直接的暴力相向,情绪勒索通常会打着爱与关心的旗帜,指的是一个人透过难以察觉的言语或手段,逼迫别人不得不去完成他的期望与任务。

情绪勒索常见于亲子关系间,特别是我们从小接受“小孩就该孝顺父母”的价值观,明明很多时候有自己的想法,却因为害怕爸妈失望,只好顺从爸妈的期望。《KEYPO大数据关键引擎》调查网友热议父母对孩子常说的情绪勒索金句,你最常听到的是哪句呢?

10. 早知道不要生你

许多网友分享家人间吵架时,父母很常说出这句气话“早知道不要生你”,激动一点的父母还会说“早知道你一出生就把你掐死”。

网友认为这是一句杀伤力极强的话,因为它等于否定了一个人的存在,“气话归气话,影响了我整个童年”、“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句话,会带给孩子一辈子的伤害”,而且网友认为自己是被生下来的,并没有选择权,“如果真的不想生,为什么还要生下我?”

9. 长大了就翅膀硬了

就像鸟儿翅膀长硬就会飞离窝巢一样,人长大之后势必也会面临独立的难题。

不过网友指出,有时候只是因为自己的想法跟父母不一样,就被父母说“你长大了就翅膀硬了?”好像自己做的事情都只是为了忤逆父母,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得到的结果,网友也认为这句话其实代表父母不承认孩子已是个成熟独立的大人,令网友想说:“我不是翅膀硬了,是真的长大了。”

8. 我为你付出这么多、这么爱你

“我为你牺牲了这么多,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父母常会在吵架的时候搬出这句话,让人瞬间充满罪恶感,被情绪勒索成功的人,还会回头指责自己是不是太坏了?怎么可以违背长辈的期望?

网友指出这句话背后可怕的含义,就是尽管对方做的事情可能是错的,都可以借此变得合理,并且要求别人全盘接受他,“过度的付出令人窒息”、“这句话很恼人”。

7.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是句俗谚,意思是如果不听从有经验者的意见,往往都会吃亏后悔。不过许多网友分享,家中长辈却常会利用这句话,蛮横地要别人只能按照他们的意思做,通常句尾还会加上“你听我的就对了”,根本是种拒绝沟通的行为,令网友感慨“真的很讨厌倚老卖老”、“又不是年纪大就一定是对的”、“老人言有些可听,有些不可听”。

6. 你开心就好,随你便

“算了,随便你”、“你开心就好啊,我没差”,表面上听起来好像任由你自己作主,但实际上父母会说出这些话,隐约都是不认同孩子、认为孩子不顺他的意,所以才用激将的方式表达“你竟然敢不听我的话”,如果孩子真的随自己心情做事,父母又会发火爆气,因此网友认为这句话“会让人有种别人不准说二,完全无法沟通的感觉”,容易造成心情不适。

5.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只爸妈会对小孩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社会大众也普遍认同这句话,认为父母做的每件事情都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

不过许多网友质疑,很多人会将这句话无限上纲,合理化父母的所作所为,使父母无忌惮地剥削自己的孩子,知名律师吕秋远更说“这句话美化了其他糟糕的父母”,要粉丝们勇于向父母说不,网友对此高度赞赏“别再说什么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了”。

4. 养你这么大,白养了

有时候只是稍微不顺父母的意,就会被父母说“养你这么大,白养了”、“生你真没用!”通常父母还会配上一副心死的表情,让网友觉得自己好像做错了什么事、对不起父母,感觉相当难受。

网友也指出,“白养你了”这句话,听起来也像是父母希望从孩子身上得到什么回报,虽然父母的养育之恩确实伟大,但总借此要求孩子必须听从指令,反而令人感到喘不过气。

3. 做人要懂得孝顺,你这不孝子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总教我们要孝顺父母,网友认为,长大后确实可以回馈父母对我们的好,但不该将传统的“孝道”无限上纲,使孝顺变成“愚孝”。

部分长辈看到孩子没有按照他们期望生活,就会指责孩子为“不孝子”,让孝道成为无形的枷锁。知名导演李安说过自己从不曾教孩子孝道,而是教他如何去爱,引起许多网友认同,“拥有爱比孝顺来得重要”、“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考孝顺的定义”。

2. 都是你害的,要不是因为你⋯⋯

网友分享,有时候父母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一股脑地将错怪到孩子身上,尽管事件本身根本不关孩子的事,例如工作不顺利,就对孩子说:“都是你害的,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不仅令孩子感受到相当沉重的压力,孩子也因无法帮上忙而非常无奈。

许多网友指出,特别是童年时期遇到父母吵架时,更容易听到这句话,由于当时自己只是个孩子,根本无法做出反击,令网友沮丧表示“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1. 爸妈不会害你,我是为你好

“我会害你吗?我是为了你好啊!”网友指出,这句话表面上是以孩子为出发点,但如果没有按照父母希望的“好”做事,孩子反而会变成背叛别人好意的坏人。

网友也分享,倘若长辈口中的“为你好”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很容易沦为“自以为是的为你好”,最后强加自己的期望在孩子身上,而且一旦说出这句话,亲情伦理就超越了是非对错,难怪成为网友公认最心累的情绪勒索金句,网友也对这句话提出反思:“活在父母期待中长大,长的样子是真正的自己吗?”

(转自网络)

如果你学习如何更加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潜能、学习更多与生职场人际关系的技巧,推荐你来学习。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