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元(表象系统):NLP述语之一,分别是人类运作的六种感元(一般分为五种),是人们行为运作的幕后操手,也是NLP用以解读个人行为策略及引导技术的基本元素。

表象系统分列如下:

视觉表象(Virtual)、常用V表:

总合外在视觉刺激及内在图像式想像,皆归类于视觉表象之中,当一个人在使用视觉表象的时候,常会用一些话表达,譬如说:「这计划看起来很不错。 」,这时这个人就在运用他的视觉表象系统。

听觉表象(Auditory;常用A表):

包含外在听觉刺激,或本身声音的回忆和自我对话,当有人说:「这派对听起来很棒。 」,这时候他可能正在使用他的听觉表象系统。

触觉表象(Kinesthetic;常用K表):

凡是触摸一物的质感,或是内在情感的发生,都属于触觉表象的范围。

嗅觉/味觉表象(Olfactory/Gustatory;常用O表):

这是一个少被提及的表象系统,因为在NLP的发生地——美国,这种表象是当地文化少用的表象,所以对人类行为也属于次级的影响,当然这得视情形而定。

次感元:改变事情的看法是,得改变下列二方面,一是感觉的方式,二是行为的方式,即改变生理状态或内心储忆。 如何改变内心储忆呢? 一是改变储忆的内容,二是改变储忆的方式。我们在内心里都有某些特殊倾向,引导脑子用某方式回应。 例如,有些人觉得图画对他们会有较大诱力,另外一些人觉得声音的影响力较大。如果我们要模仿别人的成就,不仅需要知道他心中当时的图画,同时更要知道当时他内心的状况。 要想知道这咱状况,就得借助次感元。次感元是把感元做更微细的划分,这是构成任何人经验的最小且更精确的单位。 以下就列出可能的次感元。

视觉

听觉

触觉

疼痛

动画或是定格、彩色或黑白、亮度、画面大小(是否真人大小)、主体大小、是否身在其中、与画面之距离、与主体之距离、 立体画面、彩色之浓度或黑白之深浅、明暗之对比、移动之节奏、是主角或配角、观看角度、画面数目、观察位置、 其他音量、声调(间断或连续)、节奏(正常或不正常)、是否变调?
为何变调、 速度、有否暂时休止、口气、音质、声音是否独特、是否有回音、发声位置、 其他温度、材质、是否振动、是否移动、压力、存在时间长短、是否静止? 或间歇跳动、强度、重量、密度、所在位置、其他是否刺痛、冻痛或灼痛、肌肉张力、急痛或缓痛、压力、持续时间、是否间歇性、疼痛位置、其他上述是从感元来划分,另外还有一种划分,就是这个画面到底是切身的还是无关的。
切身的画面就是你身历其境,是当时你本人就在场看、听、摸周遭的一切。 无关的画面就是你冷眼旁观,像是在看电影一似的,观看自己在画面里的一切活动。

如果你学习如何更加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潜能、学习更多与生职场人际关系的技巧,推荐你来学习。

情绪管理的奥秘(2022年)

RM2,100.00

SKU: 56132-7-情绪管理的奥秘2021 分类: , , ,
阅读更多

ANNIE 家族系统排列(2021年)

RM1,900.00

RM 1,900/一人

RM 3,000/ 夫妻

SKU: famiconste20210312 分类: , ,
阅读更多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