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界经五个外感官接收到的讯息,传入脑后,我们储存及运用这些讯息,是需要内感官的参与的。外感官有五个,而内感官则只有三个:

  • 外感官内感官
  • 视觉内视觉
  • 听觉内听觉
  • 味觉
  • 内感觉(包括冷热、粗滑、本体感觉、空间感觉和内心感受等)
  • 嗅觉
  • 触觉

内感官使得我们能够把对世界的认为,有系统地储存起来,因而能够运用。 而运用的目的便是使我们处理每天每时的生活更有效率。 当你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你看到他的外貌、听到他的说话声调和感觉到他的手温度、力度和握手模式。 这些资料在脑储存里,每次碰到类似这个人的外貌或者声音的人,你的大脑都会把这个人的资料提出,供你判断面前的人是否就是同一个人。 你的大脑也许会提取几个类似的人的资料让你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假如这个人有些特别的地方,例如幽默风趣,或者严肃古板,在某些环境中有类似的情况出现时,你或许想起他。 这时,他的资料便又经由你的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而呈现,同时,你对这个人的一份情绪感觉,也会呈现。

因此,你对这个世界的认为,也就是世界对你而言,便是凭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而存在的。

从学习的角度看,三种内感官之中,以内视觉学得最快,内感觉学得最深刻,而内听觉的学习能力是最弱的。 因为在学校的学习必须运用文字,故此非用内听觉不可,传统的学校里所教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便是只强调运用内听觉:不断重复地阅读课文。

先看看三种内感官的学习效果。 “床前明月光”这一句诗,当你念出来的时候,你只可以一个字跟一个字地念。 念得快一点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太快,你的咬字发音可能变得不准确了,而对方也会听得不清楚。 如果两个字混为一个音,那就会变成另一个字另一个意思,也许会变得没有意思了。 你也不可以把五个字的组合改变随意,如果把这句诗念成”月前床光明”,将变了很不同的意思,而诗的味道也没有了。

如果我要你把这句诗从尾到头念一遍(不看着文字),你会感到很困难。 事实上,你要求任何一个人把他家中的电话从尾念一遍他都会觉得十分困难,很多人会想象在空中写出来,即在脑中看到号码,一面看着便能一面从尾到头地念出来了。 很多人有这个经验:用另一种方言或让别人语电话号码念出来,往往需要先把它写下来,然后看着才能流畅地做到。 这都显示出内视觉的运用。 

所以,内听觉的学习(运用)模式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循序而进,不得同时并进行排,也不能随便混乱次序,更只能单一方向,因此,它的学习速度不能快。

与之比较,视觉型的学习(运用)模式是怎样的呢? 试想象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推开房门,你只看了室内的景象1/10秒,你的眼睛便被盖起来。 现在,你说出刚才看到的东西,你可以说出很多,往往两分钟也说不完。 这证明内视觉可以同时学习很多不同的东西,而且速度很快,没有先后次序的局限。 因此,内视觉的学习能力最高。 

很多人都不能忘记一些小时候的旧事,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被先生罚站在教室外。 虽事隔多年,而且没有什么大影响,可是当时的感受十分深刻,一生都会记得。 更不用说某年的生日蛋糕,与第一个男/女朋友的分手,中学或大学的毕业时…… 这些都是深刻的记忆。 所以说,内感觉学习的效果最深。 

就算你能够全部念出白居易的长诗”长恨歌”,也只不过是因为诗中的每一句诗都能够给你一份情绪感觉,因而能够记得。 我们学过的诗词都有深刻印象便是这个理由。 反而在学校的十多年中,多少篇文章曾经为了默书考试而苦读牢记,如今都已忘掉大部分(因为只靠内听觉学习)。 所有仍能记得的,都是因为有一份的爱的的情绪感觉吧?

那么,怎样才能运用以上的道理去提升小孩子读书的能力呢? 答案是帮助孩子同时运用视、听、感三个内感官。 一个成年人的记忆力,也可以用同一个逻辑去提升。 老天给了我们三部机器,为何只用一部,而不三部一运用齐呢?

以小孩子学习英文Apple(苹果)一字为例。 只用内听觉去学习便是反复串读A-P-PL-E,一次又一次(而往往眼睛被其他东西吸引,内心也想起其他事而勾起不同的感受),这样,孩子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学会这个字,而且往往记不牢。 想三个内感官一并运用,可先让小孩子回想:苹果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再提醒孩子苹果的滋味(香和甜)。 然后,引导孩子想象在空中用一支粗笔扫出苹果红色的APPLE一字,教孩子在心中一面看着,一面想着那香和甜的感觉,再由口中念出A-P-P-L-E和Apple的发音。 为了保证孩子确实用到内视觉,叫他看着那红色的字,从尾到头读出E-L-P-P-A(他必须在心中看到这个字,才能如此读出)。 

然后,再教孩子不同苹果的颜色和味道(青绿色,酸味),引导他用一支细笔在另一边的空中写出青绿色的APPLE一字,再按照上面的程序教他同时用到内视觉、内听觉和内感觉去掌握这个字。 

这样的学习法,孩子很快便能熟练,以后他便能快速地记牢很多生字。

从这里可以看到,小孩子的内感官能力越高越好,怎样帮助小孩子提升内感官能力呢? 小孩子1至6岁之前是感性学习,即是右脑学习。  (注意:7至12岁是左脑学习,道理逻辑是抽象思考的产品,是左脑的擅长。  )右脑学习最常见的特性是喜欢听故事,妈妈每天说同样的故事都不怕沉闷。 孩子把这些故事记得滚瓜烂熟,甚至当妈妈说错了他们还能纠正妈妈,但是仍然乐也陶陶,原因是每次听故事,他们都运用视、听、感三个内感官把故事在脑里”演活”起来。 可以说,7岁之前的小孩子听故事,正是在做脑的运动,把脑的思想能力经反复操练而不断地提高。 所以,鼓励小孩子多幻想,多听和说故事,正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和提升脑力的办法呢!

七岁之后,孩子开始发展大脑的抽象思考能力,也就是分析逻辑、道理原因的部分。 有了良好的内视、听、感觉的能力基础,这部分才能良好地发育。 孩子大脑里的前额叶(PrefrontalCortex),负责深层分析、解决困难和策划未来的工作。 这部分在12至18岁才积极发展(到25至26岁才充分完成发育)。

有良好的内感官能力,这部分也才有良好的发展。 今天很多青少年表现出逻辑分析能力弱,欠缺按本策划的能力,学习能力低,解决困难的能力不足,道德品行意识低等,都是源于6岁之前的内感发展欠佳。 看看今天的孩子,能够与或家长成人沟通少的机会,长期观看电视,因而刺激他们训练内感官的机会是很不足的。 身为家长和教育界的朋友能够多注意这点,多下点功夫。 

如果你学习如何更加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潜能、学习更多与生职场人际关系的技巧,推荐你来学习。

NLP专业初级文凭-线上课2021年1月早鸟优惠-第2届

RM1,600.00

SKU: 56519-7-NLP专业初级文凭-线上课2020年12月早鸟优惠 分类: , ,
阅读更多

情绪管理的奥秘(2022年)

RM2,100.00

SKU: 56132-7-情绪管理的奥秘2021 分类: , , ,
阅读更多

ANNIE 家族系统排列(2021年)

RM1,900.00

RM 1,900/一人

RM 3,000/ 夫妻

SKU: famiconste20210312 分类: , ,
阅读更多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