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维持着「自我轴心」过生活吗?

就算决定自己的人生就是要做尽想做的事情,有不少女性都认为「很在意周遭的目光」,或是「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妳在下决定时所依据的理由,是把**「自我的意志(自我轴心)」摆一边,优先考虑「他人的意志(他人轴心)」**吗?

从我们还懵懂无知的年纪,就被周遭的大人们灌输了所谓的「常识」,被教导必须要和周遭保持和谐。如果把这称为「协调性」的话,听起来还不错,不过许多女性不分你我地配合迁就,过度在意他人,结果自己判断的基准变成以「他人轴心」为准,我认为这种人现在正渐渐增加中。

请稍微回溯一下,在大概幼稚园的年纪,我们曾拥有「自己的喜好」对吧?还记得吗?如果是有小孩的读者应该很了解,三岁大小的孩子,也有他们自己偏爱的衣服。也就是原本来说,出生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小孩本来就会拥有自己的喜好与意志。

但是从上幼稚园开始就要穿制服,在这段感性与性格发展的时期,到国中、高中一路上大家都被迫穿着同样的服装,个性也被剥夺而去。

再加上父母亲的「你应该要这样做、你应该要那样做。你不这样做不行。你应该要这样子才对。」在接受各种「你应该论」的教诲之下,我们逐渐丧失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在这种环境下,如果我们总是在意周遭人的目光、大众的想法、常理与常识,用「一般人会怎么做?」这种观点来做为下决定的依据,那就会丧失运用自己内心直觉来判断的能力。想要依照自我价值观来作决定,也会变成越来越困难的一件事。

所以在遇到问题、或是未知的全新事物突然降临时,我们会开始想询问他人:「如果是你会怎么做?」、「你觉得我该怎么做?」,以寻求答案。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从别人身上所得到的「就是这样做!」这种答案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我希望大家先牢记这点。

不论对方是一位学者,或是神准的占卜师、有名的艺人,又或者是妳的人生导师也好,都是一样的。每个人所被赋予的能力跟背景都不同,一般来说被认为是「常理」的事情,换个不同的立场,也可能变成「超出常理」。

没有一种能套用在一万人身上的「标准解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正确答案。

所以在向他人寻求答案之前,妳必须要做的是,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呼喊。即便答案没办法立刻浮现,请妳好好地利用一到两周的时间,洗耳恭听内心的声音,然后时常扪心自问,向自己寻求答案。

「老实说,我想怎么做?」

自己交出的「答案」,依据状况不同,也许会招致世上所认定的「失败」。但是失败其实只不过是一种概念,这个失败也是一条路径,带领妳通往心中认为最棒的答案。

其实任何人内心深处都拥有着自己的答案。然而却因为周遭过多的喧嚣,让自己听不清楚内心的声音。

请建立起习惯,好好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吧。再来,请试着遵循让自己感到最舒服的答案。这是来自妳潜意识的最佳答案。

当妳像这样开始拥有了自我的轴心,那么不管要下什么决定,都不会太过迷惘。

不再迷惘,也就代表妳可以省去许多时间。

自己可以决断事物,也就代表自己负起全责,不会再有任何后悔。即使偶尔动摇偏离,但是妳很清楚自己想前进的方向,就像汽车的导航系统一样,妳终能回归到原本的人生路线上。

 

来源:台湾vogue

如果你学习如何更加了解自己与学习更多与人际关系的技巧,推荐你来学习。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