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facebook、ig、朋友圈都在散发负能量,自己不自觉都影响了?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些讨人厌的事情或是很难解决的问题,这时候很多人会选择大肆抱怨,或是上社群网站发讨拍文,但是一项史丹佛大学研究显示:抱怨不只会破坏个人形象,也会对大脑造成伤害。

长期的抱怨行为会缩小大脑中的海马体,也就是阿兹海默患者的大脑受伤区域。海马体对于解决问题与思考非常重要。不只是大脑,这样的抱怨行为也会产生过多的皮脂醇,过多的皮脂醇会伤害免疫系统,人们将更容易生病。

因此,TalentSmart的主席Dr. Travis Bradberry在Linkedin上分享了四个步骤,帮助人们面对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下次遇到鸟事时,不妨试试看。

  1. 有一个明确的理由

在开口抱怨之前,先想想到的发生了什么事情是需要抱怨的,接着想想发完这篇抱怨文之后,你期待得到什么样的改变或是结果。很多时候人们只是为抱怨而抱怨,并不是因为真的遇到什么烦人的事情。

  1. 以正向字句开头

譬如说,某人欲投诉一家餐厅的服务态度,可以试试看这样开头:「我一直都很喜欢贵餐厅,而我也一向对你们的服务态度都十分满意,但是…。」而不是凶狠地说:「叫你们店里最大的出来!」

  1. 条理清晰,就事论事

尽量能够清晰地说出究竟发生什么事,而非说「你们的服务生超没礼貌」这种很模糊的话语。抱怨到一个程度时,有些人会不自觉讲到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但是千万要记得,这并不是一个翻旧帐的好时机,因为这些旧账,跟该事件一点关系也没有。

  1. 以正向字句作结

正向的话语会让被投诉的单位,或是聆听抱怨的人有所反应。例如说,如果以「我再也不要来你们餐厅吃饭」作结,那服务态度的问题永远都不会被解决,但是如果我们说:「我会这么说是希望你们能够改进服务品质,让我们以后来餐厅吃饭不会有负面观感」,这样正向的话语会让对方想解决问题。这才会让成为一项有意义的投诉,而非没有什么实质功效的抱怨讨拍。

 

资料来源:Linkedin Pulse(文章来源:知识家)

如果你学习如何更加了解自己与学习更多与人际关系的技巧,推荐你来学习。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