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
开始谈论心理界限的议题前,一定很多人很好奇什么是「界限」。
而界限究竟有什么功用?它放在心理上的意义又是什么?在此用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说明。就让我们从物理界限开始,想像一栋房子,外观是什么模样?有没有藩篱或围墙?所属的范围在哪里?当你拥有这栋房子,你知道你可以用自己的想法装修,摆放任何你想要的家具。你也很清楚,你可以邀请任何人进来参观。你会知道自己需要维护这栋房子,整修它、清理它,确保它是处在可以居住、安全的状态。所以,简单来说,在这幢房子里,应该会让你感到安全。你拥有自主意识与自由,来决定这房子的大小事,也有责任维持房子的状态,不使其倾颓。
在国外,当你随意进入他人领地,他们是有受到保障能拿枪射杀外来者的。借此,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对所有权和界限的意识观念非常强烈,对于界限内所有物的保护欲也非常明显。
反观华人文化就不同了。当你想装修房子,会遇到非常多声音干涉,像是父母、家人,甚至连街坊邻居都会参一脚。他们往往是出于一片好意,给予很多意见,并且要你「照着做,准没错!」,打着「我都是为你好」的旗帜,却成了一个个限制个人成长的「善霸」。
所谓「善霸」,就是相对于恶霸的说法。恶霸人人讨厌挞伐,但善霸则是让你气得牙痒痒,却又感到羞愧─自己怎能拒绝他人好意,也觉得自己不受教而自责,还会要求自己顺应别人,别枉费他人一番好意。
缺乏界限就是这样发生了。你没有能力守着房子的那道门,就意味着别人可以随便侵门踏户到你的属地,然后要求你做任何事情,而且你还不能拒绝。那究竟我们可以怎么为自己保守界限,不让人生充斥着他人意见或言语,左右我们对人生的判断呢?
首先,你要问问自己,当别人要进入房子时,有没有察觉到别人进来了?有没有因为别人没有询问你,感觉不舒服?有时,别人都进来了,然后你就停在这里,心中喃喃自语:「这个人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可是,你不一定有办法对他说:「你不要再进来了!」
若你停在那里,就要开始思考:「咦?为什么?为什么我不敢说?我不能拒绝、不能反应吗?」

拥有感受,也表达出感受

你会发现,从上面的自我询问中,没有界限会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你根本没感觉。有时候你根本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所以他们就进来,直接剥削你。
拥有心理界限也意味着,你有没有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在华人文化中,感受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因为大人也不太认识自己的情绪,导致我们也是如此。而让我们缺乏感受的,往往与儿时的经验有关。可能是当儿时我们有感受,却遭到拒绝了。
小时候,我们可能因为大人对我们说「你去做那个、你去做那个、你去做那个」,就觉得「好委屈喔!为什么都是我做?」便感到委屈而哭了起来。大人的反应却是「哭什么哭!做点事有什么好哭的?还哭、还哭?」于是,你就学到「我有感觉,是不对的。」
所以,儿时经验令我们必须学会,缺乏感受或没有感受的状态。可是,当没有感受时,或者你无法认可自身感受,基本上就是门户大开的状态了。
我们之所以要设立界限,就是要把感觉找回来,而且要指认出自己的感觉。但奇怪的是,我们常常会对自己感到罪恶感,比方说当别人对你颐指气使,你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是的,往往是「愤怒」。可是,你可以不爽吗?你要问自己:「我可不可以不爽?」当你才这么想​​,就可能会想到过往有人批评你:「那么爱生气,以后交不到朋友怎么办?以后嫁不出去/娶不到媳妇,准备孤家寡人了吗?」
有没有听过这种话?如果没有,那很好!表示你有被允许不高兴。然而,有些人是没有受到允许的。到这里,我相信你已经知道,有没有「感受」​​是我们的早期经验允许我们的。当可以自由感受身上的感觉,就能明白谁侵犯了我们的界限。
而第二种状态是,你明明知道界限被侵犯了,却依旧让自己被侵犯──你不敢说,不敢表达感受。势必曾有很多经验让你变得有顾忌,经常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只能抓着好朋友不断抱怨。这跟集体主义的文化很有关连,我们非常容易担心他人眼光,也习惯「以和为贵」的相处模式。
对人际和谐的高度要求,也让我们在展现自我意识时有高度焦虑,害怕他人的评论,尤其想像他人给予你负面评价,就会让我们对自己的感受避而不谈。不仅缺乏感受,也不敢畅谈自己的感受。别人可以堂而皇之地要求你、侵犯你的界限,对你予取予求,因为你害怕拒绝他人所带来的负面评语,就像家人不敲门就能进到你房间那样,从没尊重你的隐私,而你也习以为常,觉得家人间就应该是这样,进而发展出你在人际上,也会对其他人索取你想要的东西,且不一定理解别人的感受。
简单来说,心理界限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不是谁,什么是你的,什么不是你的,你喜欢什么又不喜欢什么。只要你拥有自己的感受,以及有办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可以拥有清楚的界限。
画分责任,避免遭到掏空界限是很重要的,帮助我们画分责任,避免遭到掏空,也会画分出你与他人的位置,就如同国与国之间需要有疆界那样,以免在资源上掠夺,也清楚归属你的责任所在。但当你不清楚自己是谁,就无法清楚你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没有界限也无法保护自己,在关系中无法为自己的不适伸张正义,只能忍气吞声,怨叹人生。
当我们还不清楚自己是谁,假使一味付出,为别人着想,就会变得讨好,或损耗自己许多能量。更多的时候,你没有得到应有相对的回应,感觉自己被掏空。而在人际互动中长时间的掏空与匮乏,导致我们想断绝关系,最后落得怨恨他人也厌恶自己的地步,责备不懂经营情感的自己,又愤怒他人对自己予取予求。
你觉得困惑,当大家说,快乐的人不计较付出,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的时候,你为什么感觉不到爱,也越来越不快乐呢?
亲爱的,你可能还没有找到自己,只是用了很多人说的话,当成自己唯一的依归。唯有我们清楚自己是什么样子,才能清楚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才能敏感于什么话语、什么行为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也才能懂得,面对不舒服,我们可以怎么回应。

开启自我探询前,铭记在心的界限问句

思考以下几个人我界限的重要问句:

1.你是谁,你的个性与特质是什么?

2.想像你在人与人当中的界限,是实线还是虚线?如果你的内在是一幢房子,那它会有什么样的围篱?

3.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人、事、物是什么?又,为什么?

4.你通常怎么回应让你不舒服的事?逃避?攻击?或合理化?

亲爱的,将这些问题记在心中,不断问自己也不断去纪录,你会越来越认识自己,也越来越清楚界限,更能在关系里保持平衡与弹性,让我们一起学会保护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感受,进而有能力去爱和被爱。当我们不会被关系掏空,也不在关系中受委屈,更懂得尊重关系里的其他人,获得平衡与更多自由。
愿你在不断的理解中,找到内在与外在的快乐。 ♥
以上内容由远流出版授权刊登,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转自知识家)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创,人人有责。如侵权请私信联系(nlpemr@yahoo.com)。

学习资源

你是高情商的人吗?做个高情商的人吧!
让自己外在+内在都充满魅力!让你对自己与他人的情商的有更加的深层解析和感受!借此机会来加强自己情商和内在资源呢?解决了,未来人生都会很顺利。
通过《NLP奥秘》课程,您将获得:

  • 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 你能够平静地面对过去。
  • 你对未来充满信心。
  • 你的工作会变得更顺利。
  • 你能自如地和朋友以及陌生人交谈。
  • 你能像读一本书一样去了解一个人。
  • 你停止消极的心理暗示,拥有强大的内心驱动力。
  • 你会体验到与父母的关系。

✨在你畏惧的事情里,找到你的宝藏吧✨

透过《NLP奥秘》工作坊了解自己的思维及处事模式, 成为独特的自己,迈向自己要的方向。从雪隆场到其他州属已经办过超过25场,甚至在中国开课得到热烈的好评!



了 解 课 程
[:]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