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买「储蓄险」吗?想要投保储蓄险,帮助自己存下更多钱,那你必须知道储蓄险不像是定存!
说到要存钱,第一个想法往往是银行的活存、定存,但如果担心自己无法养成存钱习惯,或在低利时代觉得存钱速度太慢,那风险相对低、报酬稳定的储蓄险,可能是一个选择。不过,决定买储蓄险之前,建议先停下脚步,了解以下 3 件事情,才不会没存到钱,甚至还赔了本金。
1. 储蓄险期满前就提早解约,拿不回所有本金
市面上常见的储蓄险,有 6 年期、10 年期或 20 年期等,保户如果不是选择趸缴(即一次缴清),那每年、每半年、每季或每月都必须要缴费,等于具有「强迫储蓄」的优点,帮助没有存钱定力的人,把钱真的留下来。
可是要留意,储蓄险并不是定存,可以随时领回,失去的只是利息。当突然缴不出保费,或急需用钱而提早解约,之前投入的本金并不能全数拿回,甚至有些商品可能到缴费期满,也只会刚好接近缴纳的本金。以邮局的6年期还本终身保险为例,如果在前5年之间解约,只能拿回84%至89%之间的本金。
因此,放进储蓄险的资金,一定要是缴费期间内没有特别用途,或确保自己未来缴费期间,都可以固定留下一笔钱。另外,缴费年期也应该慎选,否则年期过长,不确定性也会跟著提高,增加存不到钱的风险。
2. 储蓄险的报酬率,并不是DM上的预定利率
第二件要了解的事情,是许多人一定非常在意的问题:储蓄险利率真的比定存好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常常在保险 DM 上看到的利率,其实是「预定利率」。预定利率并非保户未来实际拿到的报酬率,而是保险公司扣除保险成本、行政费用之后,预计获得的报酬率。
因此,想知道储蓄险实际的报酬率,应要使用 IRR(内部报酬率)计算。保户除了可自行使用 Excel 试算,网路其实也有很多方便的计算机,只要输入储蓄险年期、年缴保费、领回时间以及期满领回金额(或每年还本金额),就能得出IRR,这时候可再跟活存、定存比较,判断要选择哪项工具。
3. 储蓄险可以帮忙存钱,但不能帮忙转嫁风险
保险的重要功用之一是转嫁风险,但如果投保的是储蓄险,应注意储蓄险著重于存钱,而不是保障。以 30 岁男性为例,保额 100 万元的一般终身寿险,年缴保费为 3 万 1,300 元。但相同保费若是投保储蓄险,只能拥有不到 20 万元的保额。
所以投保储蓄险之前,应先检视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够,不够的话这笔预算建议优先补足,否则真正发生意外、疾病时,储蓄险难以形成保护网,无法提供足够的保障。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