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心情很浮燥,不太想读书」「很想好好认真一下,但不知怎地就是定不下心」「无法集中精神,什麽事都做不下去」⋯⋯你有过上述的想法或感受吗?有的话,你缺少的就是「专注力」。
究竟什麽是「专注力」?《投入式思考》作者黄农文解释,「专注力」会使自身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遗忘或忽略其他事情,全心全力地朝一个目标前进。回想一下自己在孩童时期,是否曾经因为贪玩晚回家而被父母责备呢?或是曾经为了一套有趣的电动游戏、为了一本精采的小说而废寝忘食,就只是为了要赶快破关(或读完)呢?这些主动行为,都可说是专注力的具体展现。
只是,现代社会日益複杂,在时间压缩、各种资讯充斥的情况下,连喘口气都来不及,遑论集中精神在一件事情上。然而,所有关于工作、关于生活的大小事,举凡如何获得成功、追逐梦想、充实专业知识,乃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维繫良好亲子关係等,都需要「专注力」的配合。换言之,如果没有专注力,不但无法汲取获致成功所需的知识,也无法将知识转变成具体实效,即使有天赋才华,到头来仍然无法将理想付诸实现。
所幸,专注力是可以培养的,甚至可以说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此现在要做的,就是重新挖掘、找回专注力,并且进一步运用在生活和工作之中。
《一定做得到的「超」专注力》的作者佐佐木丰文指出,由于大多数人都能很主观地自觉到「我现在满专注的」或「我的注意力很不集中」等状况,所以基于这样的客观事实,「专注」是自我可以明确控制的行为,透过训练、反省等方式,加强这项行为的掌握度,就能提升专注力。
佐佐木丰文建议,若要训练专注力,可试著从增强健康和体力、多使用右脑、加强自我控制,以及适时放鬆等4个大方向开始进行。黄农文也表示,先想好、做好事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让自己更快进入专注的状态,发挥最强的战力。
最后,两位作者都不约而同都做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学习「专注」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只要是人、愿意花时间,都能拥有专注力。
解决3种坏情绪,教你重拾专注力
学习时,难免会受莫名的情绪影响,而导致无法专注。佐佐木丰文在《一定做得到的「超」专注力》整理出以下3个常见的状况,并提出简单的解决办法,帮助大家对症下药。
1 心情低落时:当进度不如人意或表现不尽理想而心情低落时,可试著快速走路或快速写字。佐佐木丰文认为,「速度快」会使人无暇思考其他事情,只能专注进行当下的行为,如此便可慢慢找回注意力集中的感觉。
2 杂念不断浮现时:想要专心,却不知为何一直受到旁人声音或走动的干扰,或是脑中突然浮出各式想法,导致心情起伏,难以专注。前者,属于右脑的杂念,可利用听音乐的方式化解;而后者,属于左脑式的杂念,可试著朗读励志文章,解决这样的困扰。
3 读不进去时:因为压力或焦虑,导致自己完全无法吸收内容时,不妨先放慢阅读速度,想像每一字、每一句都慢慢地贴进脑海裡。等到状况改善,再调回原先的速度。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