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主管到了45岁时,就已经达到事业生涯的颠峰,在做了20年同样的工作后,他们相当精通自己的工作;但是, 由于太过熟练,他们几乎不再学习新事物,不能再有什么贡献,也不再期望由工作中找到挑战与满足。

这段文字,是管理学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对工作者下半生的描述。很多人以为,自己在职场上会一直「忙碌到退休」,但事情往往不是这样,「无聊而没有成长的岁月」会提早来临,若没有妥善计画,这种「什么正事也没做,只能消磨时间」的生活,将会变成职涯下半场的梦魇,让人身心俱疲。

跳槽、转行、创业,迎接全新挑战
杜拉克表示,想为事业生涯的下半场开创不同的风貌,就必须找出新的挑战与机会。可行的做法之一是改变跑道,从原有组织转换到另一种组织,为自己「开创第二种事业」,再创工作上的新刺激。

美国企业界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杜拉克指出,这群年纪介于45~48岁的中阶主管,小孩多半已长大成人,自己也符合领取退休金的资格,于是转换到医院、大学或其他非营利机构工作,从事与先前工作相同性质的职务。比如说,原本是大企业的财务主管,转换到中型医院后,还是担任财务主管,长久以来所积累的知识与专长并不会白费,也有新的发挥空间。

另一种选择则是「转行」,从原本事业跨入另一个全新领域,开创不同的事业基础。像是许多在企业或地方政府工作了20年的中年妇女,到了45岁左右,事业已达顶点,经济基础稳固,小孩也长大离家,不再需要长时间照顾家人,这时便选择重新进修,例如进入法学院就读,三、四年后就在当地社区担任律师。

除了「跳槽」「转行」,有些人则选择当个「社会创业家」,投入非营利活动,开创全新的事业。杜拉克举了一名律师的故事做例子:这位律师从35岁开始协助地方学校处理法律事务,40岁时正式担任某间学校的董事,到了50岁,由于已经累积许多财富,他开始创业,建立并经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正式转职成为教育家。

开展全新事业,20岁及早开始准备
谈到生涯的改变,杜拉克提醒,绝不能事到临头才来思考,必须在原有事业达到颠峰之前,就开始参与自己选定的第二项事业,时间愈早愈好。比方说,很多人都会计画退休以后,去非营利机构当义工,对此杜拉克直言,「如果你在40岁左右还没有开始去做义工,到了60岁以后也不会去」。

《周末创业》作者藤井孝一也建议,要筹备人生的第二事业,应该从20岁世代时就开始发展。在这个阶段,还不用急着确立自己的第二事业,重点应摆在探寻「自己的专长」和「真正想做的事」,多多尝试各种不同的领域。例如,刚出社会不久可能会发现很难学以致用,或是在工作中意外发现自己不曾注意到的特殊专长。

到了30岁世代,由于更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与性向,便进入「未雨绸缪」阶段,开始涉入有兴趣的第二事业。例如,利用周末参与第二事业的活动与经营,在兼顾本业之余,一步步培养自己在第二事业方面的能力与人脉。

进入40岁世代时,可能已在公司担任中高阶主管,在专业领域里也到达一定水平,这时就可以利用工作余暇,更深入经营第二事业,比如考取证照、进修、在非营利组织担任高阶职务,或发展有实质收入的副业等。在这个阶段,即使第二事业还不能取代原有工作,但自己已能在第二事业中获得实质的成就感。

迈入50~60岁世代,原有工作可能已经迈入尾声,但多年培养下来的第二事业,可能正好开花结果。这时候,不管是从原本的工作退休,专心投入第二事业,或是大幅减少原本工作的比重,将重心转移到第二事业,都能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刺激与动力,不致于陷入「在职退休」或「退休后无所事事」的境地。

给予自己犯错空间,赢得亲友支援
在转换跑道时,《成功吊诡》作者约翰·欧尼尔(John O‘neil)特别提醒,要懂得勇于承认挫折。许多人由于经历了成功的上半场,在转换跑道过程中一旦遭遇挫败,往往觉得特别难堪,甚至自怨自艾,行动也变得停滞不前。

因此想要开辟新的人生道路,首先必须学习「放弃不承认有问题」的固执,如此一来,才能准确评估自己在第二事业发展上该采取的做法,也才不会一遇到困难,就想马上躲回原有熟悉的事业领域;另外,承认问题也等于对外承认自己需要帮助,这时朋友和家人才能得到讯号,从而给予支援。

因此遭遇问题时,欧尼尔建议,不妨先问自己,「什么地方出了毛病?」厘清问题发生原因;接着再问,「要是我承认不是样样顺手,那最坏的情况会是什么? 」从最坏情况反向推估,并与值得信赖的亲友一起讨论,找出可行解决方案。

「进入一个与你原来从事业务无关的新领域时,你要鼓励原谅自己,」欧尼尔强调,允许自己拥有学习的空间,才能让自己转换到更好的人生下半场。

大前研一建议:降两级的公司,是中年转行的好去处

对于想在职涯中场转换跑道的人,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后五十岁的选择》中建议,如果你年过50,还想在新天地里一展身手,「降两级的公司」会是不错的去处。

大前解释,如果选择去到「只低一级的公司」,即使再怎么努力表现,情况可能和在原本公司没什么差别;但如果进入「降两级的公司」,由于具备在大公司历练过的技术和人脉,很容易就被视为难得的人才:「这人不愧是……」「在大公司受过训练的人,果然不同凡响!」

尤其,如果是从大都市转到次级城市或乡下公司任职,由于未开发的事业领域较多,加上人才不足,对转职者而言,将是能够尽情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的舞台,甚至只要将过去用过的招数重操一次,便能大有可为。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本网站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准确性、可靠性、完整性或立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由于立即发布操作,我们无法实时监控所有文章。 如有侵权,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emr@emr.my 以进行删除。
为了改善您在我们的网站浏览体验,请允许我们运用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