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所接触的家长中,不少家长都有提出过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家孩子经常都不愿意和我们沟通?”
有时候,孩子不再主动沟通,或许是家长早前的“拒绝型沟通”推开了孩子。不少爸爸妈妈,嘴里说着希望和孩子沟通,但在具体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却是明确的拒绝姿态。
这些拒绝姿态,简直就是扼杀孩子沟通欲望的绝招,只要出手,一定会把天儿聊死。和一个一句话能把天儿聊死的人,你能说什么?
接下来这里会列举几个小小的场景,家长朋友们欢迎对号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有出现过这样无意间推开孩子的举动。
场景1
孩子5岁。父母很忙,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有一天爸爸有空,带孩子去某个旅游景点玩。
爸爸:你想吃点什么?
孩子:随便
爸爸:总有想吃的吧,你说出来吧!
孩子:冰淇淋
爸爸:这种天吃冰淇淋……好吧好吧,去找找吧!
买了冰淇淋以后,找车准备回去。可是时间太晚了,基本没车了。
爸爸:就是你,非要吃冰淇淋,搞得现在车都没了。
孩子:……
孩子也不知道说什么,冰淇淋拿在手上不敢吃,最后就化在手上了。
场景2
孩子8岁。父母在外地工作,一周回一次家。
安排好孩子吃饭和作业监督的问题,就让他连续一周独自在家。
而孩子晚上只敢把家里的灯开通宵才敢入睡。
来他家做客的姐姐发现后问:你一个人在家是不是很害怕啊?
孩子:有点……
于是姐姐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父母。
父母问孩子:你一个人在家不害怕吧?男孩子怎么会害怕?你在家睡觉不用开灯的吧?
孩子:嗯……我不怕。
场景3
一位妈妈的孩子考上了他们当地的重点中学。
朋友就祝贺她: “恭喜恭喜,孩子考得很不错啊!”
那位妈妈回了句: “不错? 那看跟谁比,人家考得最好的,比他多好几十分呢。”
短短的几秒钟,这个孩子笑容还没来得及露出来就又收回去了。
就这么一句话,这位妈妈把朋友噎了个半死,孩子在旁边也闷着不说话了。
这样的情况,或多或少都在大部分的家庭中出现过。一次两次,可能孩子还只是微微难过,但次数多了,难免会将孩子与自己的距离拉远。
这里也总结了几点,望各位家长牢记。
1、孩子不愿再和父母沟通,一定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意识到“我说的话不重要”。
2、父母也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拿孩子当发泄窗口,让孩子不知所措。
3、他们总以为自己懂孩子,自己的想法和孩子是一致的。但是一昧认为自己永远正确的人,谁会有和他沟通的意愿吗?
4、究其根源还是“不尊重”,不给他表达的机会,不试图去理解他的想法。
5、能和父母争吵都还算好的,当孩子放弃挣扎后,他就选择远离父母,找一个他们打扰不到的环境,拒绝沟通。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你和孩子正面对以下困惑吗?
1、孩子表现出胆小、磨蹭、打人、说谎,让你焦虑不安?
2、孩子不做作业、叛逆、拒绝与父母沟通?
3、讲道理、奖励、批评、惩罚这些方法都不管用,还有什么好办法?
4、接触了很多育儿文章/书籍/讲座,面对孩子就什么招都使不出了…..
孩子的成长不能依赖学校,而是依赖家庭教育!
父母如今缺少的不是育儿理念,网络上的碎片信息可谓海量,但是,我们最缺乏的是完整的体系支撑、自己主动的思考判断以及化心动为行动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你的一次积极参与,将带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快乐!
《正面管教》课程获益:
- 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掌握系统有效的教养方法
- 管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 有效引导式沟通技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成长动力
- 建立与孩子之间和谐、积极的关系,助孩子拥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正面管教家长课堂》
日期:2019年10月12-13日(2天)
导师:叶蓓霖 Renée(马来西亚)
+603-8736 6666
+6019-345 2255
EMR Academy
emr_acade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