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框法是身心语法程序学(NLP)的核心之一,NLP的创始人之一Richacd Bandler曾经为换框法写了一本书,专论换框法这个核心技巧,书名就是《换框法》(Reframing)。换框从定框而来。当我们接触外在世界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性的吸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是信息的全部。这个过程也称 为”定框”。框裡面是你所选择的信息,框外面的是你”淘汰”的信息。淘汰的理由往往是潜意识认为不重要,而不是意识层面的活动。
思维方式
人的意识思维原来就是以文字语言组成的,随著成长经历的累积,意识思维会形成许多的习惯模式,NLP称之为思想框。例如,有些人凡事会先往负面想,有些人凡事会先往正面想等。
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怎样的思想框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以及处事待人的方式,进一步可能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命内容。所以,一个人的生命要有所改变,改变思想框,”换框思考”成为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换框法的分类
换框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词语换框法
2.环境换框法
3.意义换框法
4.时间线换框法
词语换框法
我们的思想框裡面,有一些关键的词语经常涵蓄了一个人最核心的信念价值观,往往转换了关键词语,整个信念价值观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例子:
“我觉得这样做很怪!”
“你的意思是对你来说这是比较新鲜的做法?”
“这很难!”
“你的意思是还没想到容易的做法!”
“我觉得我这个人没有什么价值!”
“你的意思是你还没有找到你所擅长的事情?”
“他一点都不关心我!”
“你的意思是他没有注意到你想他注意你的事情?那是什么事情?”
“我的下属很不积极?”
“你的意思是你的下属没有达到你的要求?”
“你对下属的要求是什么?”
“他们清楚这些要求吗?”
环境换框法
环境包括人、事、物、地点、时间,意思是把情景转换成不同的人、事、物、地点、时间。
例子:
“我有一个客户很难搞!”
“你觉得公司裡面谁最有可能会和这个客户建立良好关係?他有什么值得你学习,同时是你愿意学习的地方?”
“我的孩子不爱学习?”
“你的孩子爱什么?裡面有什么你可以运用在他的学习中?”
“怎样的环境他会比较爱学习?”
“和谁在一起他会比较爱学习?”
“什么时间他会比较爱学习?”
意义换框法
事情不改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同一件事情,使自己的状态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拿到自己的力量,是意义换框法所带来的。
例子:
“我的车坏了,这几天要坐计程车,气死了!”
“这样会带给你什么好处?”
“会让你学到什么功课?”
“比这件事更糟的会是怎样?”
“还有呢?”
“公司的业绩比往年掉了一半,目前现金流很辛苦!”
“有什么好处?我更专注于公司的事务,我更重视客户及客户服务!”
“我开始研究市场!”
“我开始上课提升自己!”
“我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
不同的当事人的BVR(信念、价值观、规条)都有所不同,所以他们想到的好处、意义、价值也会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当事人认为是正面意义就已经达到效果。事情没有改变,当事人却感觉舒服了。
时间线换框
我们都活在时间和空间之间。我们可以在相同的空间思考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是人的思维能力特质。
“我失恋了,我很痛苦!”
“你想痛苦多久?”(潜台词是你不能决定是否痛苦,但是你可以主动决定时间)
“现在生意很难做了。”
“五年后会怎样?”
“现在都已经那么难做,五年后更不敢想了。”
“如果是这样,现在你要做些什么调整?”
“…看来真的要想办法改变经营模式了,否则就要改行了。”
“没有办法!”
“你的意思是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是吗?”
“我没有做过,没有经验。”
“你的意思是到现在为止你还没有做过这件事情?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累积经验?”
总结
换框法运用在辅导或教练中的效果显著,是有效改变思维,提升个人力量的技巧,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与发展。
换框法配合”上堆下切”及”检定语言模式”一起运用,效果更会是事半功倍。
声明:本站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重原创,人人有责。
为什么要学NLP?领导层,经理阶级,HR管理,销售代理为什么都选择NLP? 因为NLP不是激励课程,更不是在卖梦!
NLP是超强的大脑使用手册!
一个被商界与心理学公认为是一套效果显著的成功模式学NLP课程。
世界顶级激励大师Anthony Robbins说过:”NLP带给我超强的竞争优势,而我拥有这个最佳优势就是来自NLP的快速改变科技!”
美国NLP大学唯一授权中文原版教材教学
NLP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
成功基础信念
- 觉醒地图找到人生使命
- 找到幸福和成就的力量
- 实现内心深处「理想自我」的状态
- 活得比现在更轻松愉快
- 柔带强刚的心态致胜法
- 负面神经链转化为正面积极的状态
情商状态优化
- 有效协调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突
- 提升对人对事的能力
- 轻而易举建立良好关系
- 快速调整情绪
- 观眼知心,懂对方的策略
- 无往不利谈判沟通
目标引发潜能
- 重建你与自己的关系
- 挖掘及善用自身的潜能与资源
- 运用问题创造资源
- 呼吸连接心灵的强化运作潜能
- 发掘自己更深层次的智慧
- 创造“三赢”的力量
高效实践行动
- 用思考力发挥你的影响力
- 增强企业管理领导能力
- 有效地打造及巩固团队
- 拿捏你的最佳时机
- 提高下属士气与动力
- 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