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安奶奶亲子专栏】谈分居与离婚家庭
我们置身在分居和离婚充斥的文化之中,假如孩子能够自由地爱他们的父母,就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
在我的教书生涯当中,我教过的班级里,父母不是分居就是离婚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可以清楚感觉到,很多孩子想要掩盖这个事实。我觉得,因为爸爸没有和他们住在一起,孩子们已经很苦了,社会又把「不完整」的污名强加在他们的家庭身上,使得他们苦上加苦。基于对家庭的忠贞,他们不愿多谈这种状况,这表示他阻断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以及他们自己和朋友之间的沟通,进而复制了分离(separation)。
我自己过了很多年分居的日子,后来也离了婚,所以我经常思考
我们这个「分离的文化」是怎么一回事。我们样怎样才能尽量让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过得好?
分居的生活有时候很辛苦,为了让大人和孩子比较能够忍受分居,在每一个班级上课时,还有在上班时间和家长面谈时,我都用以下的概念当基础。我也曾经把这些概念列印出来,发给一些母亲们当作我们会谈过后的「想法和思考的纪录」。
一、一个家庭永远不会被拆散,
不会因为父母之间的爱情关系结束了,一个家庭就瓦解了。父母永远是父母,无论有意识或无意识,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父母,至死方休。你是这个关系的一部分,不管你的父母能不能再好好相处,你都可以这么想。这是真的,这么想的话,你会感觉很好。
二、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爱她╱他的父亲和母亲,
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只要孩子还小,父母就应该替他们决定什么对他们最好。
三、父母之间的冲突实际上与你完全无关。
假如父亲或母亲叫你裁夺,或要你用别的方式介入他们的关系,就算你只是不告诉妈妈你还爱爸爸,或只是不说你觉得你只爱妈妈,其实都有帮助。当你长大一点以后,你就会很清楚地看到,一直当他们两个人的小孩就好,期望他们两人不用你的支持就会自己处理分居或离婚的问题,那感觉有多好。这是最困难的部分,孩子通常要到成年后才做得到。
班上学生的母亲在家长之夜或我上班的时候看过这些概念之后,通常会陷入沉思。她们希望孩子感觉自由,我建议她们:「我有一个让孩子感觉自由的方法。有时候,譬如说在吃晚餐的时候,对妳的孩子说『我看到你坐在我面前,这么健康、充满活力,我就想到你爸爸,我还爱着你身上的那个他』,然后就此打住,不要再说『虽然他伤害了我』,就算这可能是真的。」
我也要她们想一想,孩子们表面上一定会站在她们这一边,但是内心里,却会支持爸爸,即使他酗酒、对配偶不公平或什至坐牢。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往往会变得很像那个较弱的一方。
但是,假如孩子能够自由地爱他们的父母,就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
(转自网络)